而胤禛那邊,估計也是需要一場什麼活動,能轉移一下大眾的注意力的。
因為最近也不知道哪兒來的傳言,說是胤禛這皇位,來之不正,康熙的死另有蹊蹺。
但康熙都已經下葬,總不能為了這幾句流言,就將康熙挖出來再給驗屍一次吧?
耿文華瞬間將這裡面緣由給想明白,忙笑道:「娘娘是要什麼時候舉辦?規模有多大?是在京城內,還是整個大清境內?再或者,是帶上蒙古那邊?」
那拉氏沉吟了片刻,笑道:「要辦就辦個大的,可又是頭一次,場地小一些還好控制,若是大了,有個差池……」可就不好控制了,丟人也要丟到全國來了。
耿文華就笑道:「若不然,就先在京城裡面試一試?今年辦得好了,名聲宣揚出去了,以後也才會有人響應,若是第一次就沒辦好,日後怕是也不會有多少人響應。」
那拉氏就笑:「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在京城裡。」
兩個人就場地,舉辦競技賽內容,參加人數,條件限制,賞罰制度等等,開始討論起來。這種事情繁瑣的很,就是現代要舉辦一個什麼活動,都需得好一段時間籌辦呢,更不要說這古代通訊不是很發達,哪怕是將場地限制在了京城,可京城多大啊,光是一個個部門協調,就需得好幾天來商量制定。
這樣忙活,竟是一直忙活到了五月里,春闈都過了,胤禛繼位開恩科嘛。
春闈前後,京城裡自然是熱鬧的很。到了五月,天氣炎熱起來,大街上就不怎麼見到人溜達了,這時候,宮裡就忽然傳出消息,皇上令阿哥爺們改名字,將胤字,改為允字。
這聖旨怎麼說呢,有些莫名其妙,但同時又有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
登基之後命令兄弟們改名字的,歷史上不多見,甚至找不到。可胤禛都做了皇帝了,那兄弟們避諱他名字,改掉一個字,又好像沒什麼不對的。
朝堂上並沒有對這事兒有太大的反應,畢竟又不是讓臣子們改名字。但阿哥們的反應就大了,先是十四阿哥上摺子,表示名字是康熙定下來的,現如今康熙沒了,這名字是當爹的留給兒子的,做兒子的自然不能改。
然後是十三阿哥遠在外地上了摺子,表示這聖旨來的晚了點兒,早應該改的,他們不光是弟弟,還是臣子,做臣子就需得對皇上忠心,避諱名字就是很正常的事情。=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