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胤禛這會兒,不管是胤禛受了康熙影響還是耿文華影響,他也並不曾很嚴厲的禁止海上的來往,京城甚至有專門洋人聚集居住的地方,甚至有西洋教堂。
耿文華還曾聽說過一個傳聞,不過是乾隆時候的事兒了,說是英國女王曾寫信給乾隆示愛。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若是真的,那說明乾隆時候,大清和西洋那邊的國家,也是來往十分頻繁親密的?
那閉關鎖國的政策,就不是整個大清的罪過了,而是大清後來的錯誤抉擇了。當然,一個王朝到了末期,十有八九帝王昏聵平庸,已經過了有明君階段的繁榮昌盛,所以這個末期,好像做什麼亂七八糟的決定,都好像不讓人意外一樣。
她沖胤禛擺擺手:「您實在是放心不下,就給英國女王和法國國王寫信過去說一聲,就說弘晝代表咱們大清帶外面拜訪,嗯,就跟鄭和下西洋一樣。」
作為消滅了大明重新建立了政權的愛新覺羅家男人來說,鄭和不管作出了多大的成績,他是很看不起的:「大清乃是天朝上國,他們若是願意來,那是咱們做主子的客氣有禮貌,咱們去他們那邊,那是屈尊降貴,不合適。」
耿文華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咱們就算是天朝上國,那巡視巡視外面,不也有面子嗎?」
反正她是不攔著弘晝出門的,頓了頓,補充道:「再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你看不起那些國家,但人家說不定也有什麼長處呢?就像是那西洋醫術,汗阿瑪不也命人解剖過野熊的嗎?汗阿瑪可曾覺得咱們是天朝上國,那些西洋醫術就是騙人的?」
康熙是真的很愛學習的,自己得了瘧疾,吃了金雞納霜好了之後了,就開始自學西洋醫術。
學西洋醫術也就算了,人家還學西洋音樂,那宮殿裡還擺放著一個西洋鋼琴呢。
耿文華看胤禛,你要是覺得不用學人家的東西,那汗阿瑪這行為算什麼呢?你做兒子的,有膽量,先來批評一下你親爹的做法吧。
胤禛就有些無語:「他年紀小……」
「年紀小不算事兒,他是皇子阿哥,又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再者,尋常百姓家,也盼著兒子有出息啊。」耿文華說道,頓了頓,提醒胤禛:「你也知道弘晝那性子,你若是一直不答應,小心他來個先斬後奏。」
胤禛頓時皺眉:「他敢!」
耿文華笑了笑,他有什麼不敢的?離家出走而已,胤禛或許一開始會很生氣,但是兩三年見不到人,這氣也就生不起來了。
「小孩子嘛,他這年紀,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想去做,咱們做父母的就索性放放手,讓他在咱們能控制住的時候做,別讓他自己去闖禍就是了。」
耿文華笑著說到,胤禛不做聲,也在沉思。
他又不是沒年輕過,想當年一個人去河南查河堤貪污案,也曾想過單人一馬,後來若不是十三追上去,他估計就回不來了。
耿文華的意思他很明白,與其等弘晝自己悄咪咪的溜走,倒不如自己給他安排好侍衛人手。海面上的事情不好說,但下了船,需得有人能保護住弘晝。
這事兒一時半會兒不是好決定的,胤禛想了片刻也就暫且放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