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醫仙谷向來隱蔽,常年不見外人,不入世也不分善惡,向來隨心所欲。谷中之人,哪是說請來就能請來的。
況且要請的,還需得是谷中的「能」人,普通弟子尚不在考慮範疇之內。
說到這裡,年邁的醫者又說:「那醫仙谷的弟子,向來有外出歷練積攢閱歷後再歸谷的習慣,聽說這次外出的是『醫鬼』別逢青。這別逢青,不過二十幾歲,本事卻僅次於現谷主,要解此毒,除了谷主和別逢青,再無他人。想來他外出歷練一事,也是盟主之幸,若是能把他請來,此毒或可解。」
「可這別逢青,現在身在何處?」
「前些日子,聽說正路過鶯州,如今或許還在那裡。就算離開鶯州,恐怕也沒有走遠。」
時間可等不得人。
醫仙谷的人從不主動攬事,他們沒有立場,無論是江湖朝堂、還是正道邪教,都不親近,救不救人向來只看心情與眼緣,若想請動還需獻上足夠的誠意。
盟主昏迷,武林盟的事尚且要長老他們掌管操持,盟里有點輩分的人都走不開……如此一來,該讓誰去請?
眾人一時捉摸不定。
有人便道:「當聞行道聞大俠。」
聞行道,乃現任武林盟主之養子,輕功天下第一,水上踏葉如行舟;武功卓越內力深厚,可稱得上是年輕一代少俠之首。儘管年紀輕輕,卻是來年武林盟新盟主中最被看好的人選。
年少有為不外乎於此。
聞行道自然不會推辭,臨危受命,下鶯州,尋醫鬼。
————
春末夏初,於鶯州而言正是好時節。
自古以來,江南地區便分外富饒,怡然自足。而鶯州則更甚,有山有水,處處都是草長鶯飛花團錦簇的好景色。走在街上便能感受到貿易繁榮、人流鼎盛,景象好不熱鬧。
儘管兩年前,本國的國都才被外賊逼得朝南退了三座城,朝堂動盪之下北境的百姓哀聲哉道,這裡卻半點兒瞧不出戰亂的影響,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破有一股「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意味。
逍遙快活極了。
然而一路風塵僕僕的聞行道,卻沒有心思欣賞這些。
事出緊急,為了避免別人成為自己的拖累,聞行道一個人輕裝趕路。他一路輕功、跑馬交替行了七八日,途中換了三匹良馬,沿途不曾懈怠。
直到抵達鶯州最大的縣城,搖風縣。
抵達搖風縣時,天氣驟然轉涼,淅淅瀝瀝下起秋雨。
風一吹,可謂是涼意徹骨。
即便如此,搖風縣的街道上仍舊有行人撐傘來來往往,路兩旁的商鋪皆開著門,不時有客人進出,行人各自言笑晏晏,絲毫看不出家國正處外憂內患之際。
雖未來過這裡,但關於搖風縣傳言,聞行道卻聽過不少。
江南一帶距離國都甚遠,再加上如今江山非安,十分不好管轄。
正所謂山高皇帝遠,在某些地方官員上任,還要找當地的鄉紳、宗族尋便利,才能在上任後不被刁難。即便如此,走馬上任三五年,仍舊沒有當地鄉紳宗族的話語權大。
搖風縣更甚。
只不過真正掌管這裡的,即不是官員也不是鄉紳宗族,而是縣外五里遠丘汀山上的江湖勢力——蕭然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