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山壓低聲音道:「查到了承安寺頭上,順著往下挖,好像就要牽扯上一些京官兒了。」
方柳若有所思。
這承安寺與少林寺不同,雖然其中也有些武僧,和江湖中人並無往來。寺廟建在尚陽城外,很受官家夫人、小姐的信奉,月月香火鼎盛。
聞行道繼續說:「義父當時懷疑,是有人勾結了寺廟中的和尚,將賑災銀藏在了廟中,當時還不能確定勾結之人是否為江湖中人,義父便將這事告知了張大人。」
方柳接道:「可那張大人卻遲遲沒有下手搜查?」
「沒錯。」聞行道點頭,「他說今上信佛,寺廟之地不容隨意查看,他沒有搜查的權利。」
「即便他沒有,也可以向上稟告。」方柳斷定,「除非他上面的人不願查。」
說到這裡,郭山異常憤慨道:「所以家父懷疑,退一萬步講,就算其中有武林中人協助,但幕後定然有官府的影子!……可他還未來得及驗證自己的猜測,就中了劇毒。」
從郭征中毒到如今醒來,過去兩個月的時間,期間二長老未查到過任何有用的信息,那批賑災銀定然已被轉移了。
方柳勾唇:「看來幕後之人,是存心想讓武林中人擔下這個罪名。」
想必那張大人,現下並不想找到賑災銀,只想找個人定罪。
「是啊。」郭山愁眉苦臉道,「我也是在父親醒來後才知曉,原來朝廷那邊還利用這事要挾武林盟,讓我們將總舵遷到別處,遠離尚陽城。」
當下的江湖勢力不容小覷,滿朝文武耽於享樂還來不及,自不會費心與之交鋒,在某些時候還會儘量迴避,正如武林中人迴避朝廷一樣。
簡單來說,兩方看不上彼此,卻又忌憚彼此。
那要挾不過試探,若是武林盟不願,他們也不會如何。可這劫持賑災銀的污帽,卻無論如何不能戴在武林人頭上。
方柳道:「或許需要些官場上的人脈。」
郭山聞言殷切道:「那方莊主可認識朝堂中人?」
「現下沒有。」方柳神情散逸,「日後說不定。」
郭山頓時大失所望:「也是……」
「不過——」方柳話音一轉,遞了一塊點心給聞行道,雙眼清明洞悉,語氣揶揄道,「所謂『日後』,也可以是現下。」
「你說呢,聞大俠?」
第38章 信件
作為曾經的聞大將軍遺孤,聞行道手中定然有些朝堂上的人脈。
但是郭征從沒有過問過這一點,也沒有向他尋求過幫助。他甚至在調查時,刻意弱化了朝堂事,只為了不讓聞行道有負擔。
方柳只覺這樣的行為最愚鈍不過。
手中有刀就該用,何必畏畏縮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