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主明新露坐在方柳左手邊,另一側便是歸來的顧擇齡。此番顧擇齡南下一趟,較往日又沉穩許多,眼底似沉澱了經年的風霜,眉宇間幾乎尋不到去歲赴京趕考時的天真。
「顧大人。」明新露詢問,「……江南現下境況如何?」
顧擇齡答曰:「回四公主,多虧方公子令各路豪傑鼎力相助,災民均已救援安置妥善,不至於釀成大禍。又有燕家不遠萬里運來衣物、糧食及消除瘟疫的石灰,使得災民得以溫飽。」
燕折風道:「燕某亦是聽從方莊主命令行事。」
蕭然山莊有存糧的習慣,其他門派卻並沒有未雨綢繆儲下物資。恰逢燕折風意欲協助方柳,方柳便請他將捐獻的銀兩換成了賑災的物資,由燕家商隊快馬加鞭送下江南。
「如此便好。」明新露神情動容,「不愧是方公子。」
這些時日,明新露蟄居武林盟,儘量避免外出,以防碰到別有用心之人。
方柳偶爾會來看望她,為她說明如今朝堂上下的形勢,還為她尋來諸如《貞觀政要》、《資治通鑑》、《孫子兵法》之類的書,其中皆附有方柳讀書時的註解,便於她理解其中的治國之策。
其實這些書,明新露主尚在閨中時便已通讀過了。
只是不似如今這般細緻。
她長在帝王家,祖父又是博古通今的右相,年幼時還曾與祖父探討書中不解之處。後來及笄成婚,聽從父皇之名招了個混不吝的駙馬,失望之餘,便又會拿起曾讀過的書反覆翻看,並且一點點教與煜兒。
書讀得愈得多,愈明白為何如今的大周朝國不是國、家不成家,愈失望於父皇兄弟驕奢淫逸不理國事。
便也愈無助。
明新露從前未曾覺得自己能做什麼。
祖父鄒相朝堂沉浮數十載,也只是延緩了朝廷官員尸位素餐的速度,除不了腐爛的根莖。身為公主,能保護好自己與孩子都是奢望,更遑論動搖父兄的想法。
夜深人靜時,她也時常心有不甘。
她何嘗不明白自己的身份優勢,既有所謂正統的皇家血脈,又能得到右相一脈鼎力支持。若是再有方柳從中相助,她取代父皇之位以後,可將朝堂因天家易主而起的動盪將至最低。
就如同聞行道繼任盟主之位一樣。
方柳想必也清楚這一點。
可她偏是個女子。
須知這世道,本就不許女子懂太多的道理。
正因如此,明新露以為當初方柳所言不過是一時的玩笑話,萬萬當不得真。直到方柳與她交流帝王之術,這才明白對方並非一時興起,而是高瞻遠矚步步籌謀,幾乎將萬事都準備妥當。
只要她敢入局,成為棋盤上的一環。
明新露曾為此心生惶恐,問道:「方公子當真覺得本宮一名女子能登大寶?」
「四公主。」方柳雙眸沉靜平和,「眼下與方某討論賑災良策的人,先是擁有治國才學、愛民之心的明新露,而後才是一名女子。」
「所謂達者為先,不拘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