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1 / 2)

駐守此地的官兵來迎,領頭的乃是都指揮使王慶,以及此地的知府大人黃仕清。

大周朝重文輕武,建朝以來文官輕視武官久矣,且文官往往比高一級的武官更有權勢。但邊關又有些不同,此地戰事頻頻,文官雖能牽制武官一二,卻更需要武官出兵保護。

故而北境反而武官權威更甚。

跟在王慶身側的人,便是半月前一道聖旨升為副指揮使的榮康。

眾人齊齊朝方柳和聞行道行禮。

黃仕清邀二人前往酒樓小聚,聞行道漠然推拒道:「不必,直接去軍中看看。」

王慶表情古怪,毫無動作。

榮康見狀,主動說道:「二位大人,請隨我來。」隨後,他一面帶兩人往城外駐兵的地方走,一面解釋道,「新雍門關乃是大周最重要的關隘,關城內駐兵近千人,關外沙場駐軍約有七萬餘人。」

聞行道頷首:「不少了。」

兵力的確不算少,大周總共約四五十萬的兵力,南、北、西方都須兵力防守。北境形勢最為嚴峻,與番邦接壤的沿線較長,新雍門關乃是外邦入境必破的城池,能在此地部署七萬餘人,想必已經是極限了。

聞家將的三萬精兵,便是分布於北境與番邦接壤的沿線,加入各地駐軍之中,駐守新雍門關的約五千餘人。

到達關外駐軍處,許多正在操練的士兵停下動作,看向來人。

聖旨比大軍到的快,因此眾人都知曉北境新來個鎮北將軍,將統帥三軍抵禦外邦。又有一位御賜聖旨的軍師,可先斬後奏處理軍中一應大小事宜,尚不知其能耐。

能迎來增兵自是好事,可上一任鎮北將軍便是個草包貨色,朝廷又時常剋扣邊軍軍餉。以至於他們近年來幾乎未打過勝仗,若非新雍門關地勢險要,關外尚有攔截敵寇的峻岭,如今早就被攻破城門了。

如今新皇登基,非但不在邊軍中選人,還空降了兩位未曾上過沙場的來指點江山……

莫非是徹底放棄北境了不成?

若非二位來之前,尚京城往邊關運來了糧草,還從其他地方調了一萬多兵力過來,他們還要更。

儘管大把的人不服氣,但果真見到軍師及鎮北將軍,卻仍舊恭恭敬敬道:「見過軍師,見過鎮北將軍,見過兩位指揮使。」

王慶點頭:「繼續練你們的,我跟副指揮使陪同兩位大人。」

眾人應道:「是!」

聞行道淡淡掃了王慶一眼。

方柳倒是渾不在意似的,於軍營中四處轉了轉,時不時提兩個問題,似乎都是與行軍打仗無關的事。

王慶見他翩翩君子貌比潘安,與軍營里的硬漢莽夫格格不入,猜測應是手握筆桿子的文弱書生。怕不是因寫得一手錦繡文章,便迷惑了女帝及一眾朝臣,以為其有領兵打仗的能力。

軍營中,沙場上,向來只憑實力說話。

打仗可不是什麼好玩的事,說不得過些時日,這兩人便會哭著鬧著要回尚京城了。

方思及此,王慶便忽覺後頸一涼。

最新小说: 穿進年代文我不走劇情 兩口子的逍遙旅程 維C與碘伏,賽博與救贖 當上逆徒的師尊之後 蟬十三 重生天災:囤貨求活不好惹 九十年代我要搞錢 炮灰美人,但回檔遊戲的神 漂亮炮灰換嫁美強慘後[七零] 聘君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