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將士見多敵人殘害百姓,打仗時最不缺的便是士氣,奈何後方朝堂無人響應,頭頂將領也多是無能之輩。比起拖欠軍餉、消極對敵,只懂尋歡作樂的周成帝,這位公主甫一上任便送來大批軍糧,還派來人馬,揚言要反攻敵寇奪回北境。
至少是位有血性的天子。
方柳用兩日時間,盡數點過了營中眾將士,卻不曾解釋緣由。
夜裡。
公幄中。
帥案上燃著燭火,方柳正俯身執筆疾書。
聞行道整理將士名冊,邊重新整理,邊問道:「如何?」
無頭無腦一句話,方柳卻能解其中之意,徐徐答曰——
「大都忠心,非是忠於皇帝,而是忠於泱泱大周,忠於骨肉親朋。」
周成帝荒唐行事至此,南方一帶尚且頻頻動亂,北境的將士們仍未舉兵謀反,無非是顧忌北境嚴峻的形勢。一旦戍邊大軍離去,恐怕賊寇不日便可破城而入,一路南下直取尚京城。
北蠻嗜血殘暴,那時死的就是他們的親友。
「兵刃相接血濺沙場,十數寒暑的戍邊生涯,朝廷有愧於這些將士們。」聞行道斂眸,沉聲道,「然自古以來,帝王忌憚他人手握軍權,總也有幾分道理。」
任何君王平定天下後,一定會打壓朝中武將,將兵權牢牢握在手中。
方柳寫完信件,將其順手遞給聞行道:「眼下卻不是理會這些道理的時候。」
「正是如此。」
說罷,聞行道將信件收入懷中,轉身離開。
方柳泡了壺清茶,斟滿兩杯。
約摸一個時辰之後,聞行道重新回到營帳之中,端起另一盞茶仰頭灌入。
這回換方柳問:「如何?」
聞行道答:「燕折風邀你一見。」
方柳略頷首。
「過幾日。」
.
來到營中的第四日,北邦發動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偷襲。
彼時,恰逢聞行道在操練士兵,便率一眾將士們奮勇迎敵,成功將敵寇將領斬於馬下,使得敵人潰不成軍,四散逃開。
北邦民族乃是遊牧民族,族內男女個個驍勇善戰,且胯下戰馬皆是難得的良駒,故能以一當十,每每打得大周將士們兵敗如山。
若非後來參軍的榮康,居然頗有幾分將才,率領將士們數次抵禦住賊人進攻,軍中傷亡必然更加慘重。
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近年來,朝廷拖欠軍餉,使得將士們馬匹、兵器落後於人,有時連基本的果腹都難以做到,實力自然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北邦意圖吞併大周之心不加掩飾,屢屢派兵找尋攻破關城的時機,反倒士氣愈發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