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擔任軍師以來,與聞行道配合默契,周軍屢屢發起突襲,規模不大效果顯著。長此以往,二人擊潰敵軍駐紮於舊雍門關外的第一道防線,逼得北邦軍隊敗退幾里地,在敵軍中名頭越傳越響。
呼延勇坐鎮後方,率兵應戰之人乃是呼延翰與呼延亮,二人敗北後咬牙切齒,恨不能將大周那勞什子的鎮北將軍和軍師生啖。
尤其是那瞧著弱不禁風的軍師,據說幾次奇襲計謀,皆出自他之手。
簡直奇恥大辱。
.
三日後。
呼延勇掛帥,於後半夜突襲大周軍。
先前兩軍幾番較量,北邦軍隊屢屢敗於下風,長此以往未免軍心不振,此仗勢在必行。然自方聞二人進入軍中,周軍較往常早不可同日而語,且二人精通兵法,種種皆在預料之中。
故而,呼延勇不過率領先頭部隊越線幾息時間,便扎入了大周軍的陷阱之中。
號角聲響起,大周騎兵三面夾擊,於敵軍前方及左右蜂擁而至。
呼延勇冷哼一聲,吹響口哨,復又朝天際放出一支火箭,而後沖入戰場廝殺。片刻後,其弟呼延亮與其子呼延翰身騎戰馬,應信號趕來支援。
北邦尚武,呼延家乃是除皇家赫連外,最驍勇善戰的家族。
呼延一家首次三人應戰,本以為取勝當如探囊取物,卻不知大周從何而來幾百騎兵,這幾百騎兵未穿大周軍的甲冑,穿梭交戰的沙場之上,手持全然不同的兵器,使得一身內家功夫,時不時飛身下馬輕功對敵,殺敵乾脆利落招招斃命。
不多時,便牽制住了呼延亮和呼延翰的援兵。
交戰前方,聞行道率領大周軍,正面迎戰呼延勇。二人都有力能扛鼎的氣力,各自揮動半人高的大刀,打的有來有回,一時之間難分勝負。
方柳騎馬,坐鎮後方山坡之上,縱觀戰局。
牽制敵軍援軍的騎兵,正是紮營關外的武林盟眾豪傑。
大周與北邦打了多年的仗,彼此多少知道些底細,無論周軍想擊退敵軍,還是北邦欲攻占新雍門關,皆需出其不意。
方聞二人,及其代表的一眾武林中人,便是戰場中的變數。
交手對戰之餘,呼延勇趁火把和月色,瞧見了山坡之上的方柳。他眯了眯眼,用音調怪異的大周官話,哼笑道:「你這新上任的鎮北將軍,是有幾分不好對付,強過之前的軟腳蝦,但也僅限如此罷了。可惜,勉強算是個人物,終究要在沙場上英年早逝了。」
聞行道未被挑釁,淡定接下對方狠狠劈來的刀鋒,冷聲道:「此話還給閣下。」
呼延勇呵斥:「呵,無恥小兒!」
話不投機,二人你來我往,出手毫不留情,皆欲將對方斬於長刀之下。如此,一時僵持不下,兩人卻並不多急躁,似乎心中皆有成算。直至北邦大軍後方的數位小將,依次隕落於那幾百豪傑之手,呼延勇這才略顯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