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傾向不等於自閉症,閔琢舟趁著這回全部工作擱淺,準備好好地陪閔畫,也讓他和其他的小孩兒們多接觸接觸。
平常閔琢舟不在的時候,閔畫是由他同父異母的哥哥閔再銘照顧的,相比起閔家夫婦的刻薄與冷漠,閔再銘對自己這個弟弟還算不錯……畢竟如果沒有閔琢舟的存在,被迫去「和親」的就是他自己了。
閔再銘天生體弱,所以也承擔不起閔家寄予在他身上「再鳴」的夙願,但整體卻是個很隨和雅致的男人,平時栽花寫字、品茶鑑古,倒是有他太爺爺隔代再隔代傳下來的儒醫遺風。
閔畫耳濡目染,不到五歲也沾上了不少才氣,能詩能吟,寫得字還在幼兒組書法比賽中得過獎。
閔琢舟走進那個滿堂桂花和竹影的後院時,閔再銘正好在教閔畫寫字,他靠在太師椅上,淡然叢容地捧著一卷書默讀,不時將視線分給閔畫一點,偶爾提點他一句。看見閔琢舟進來,也只用目光淺嘗輒止地打了個招呼。
空氣中飄著悠悠藥香,庭院美得像幅畫,一踏進來,就仿佛和這個喧囂過分的摩登時代隔絕了一般。
閔琢舟不願進閔宅,但卻十分喜歡這個院子,每次走進這裡,心中就會變得異常平靜。他無聲過去,站在閔畫背後看了一會兒,看他正在寫「交友投分,切磨箴規」,是千字文中的一句。
小孩子背默《千字文》是常事,閔再銘把握著分寸,並不向他講那些詰屈聱牙的幽微深識,只單純培養閔畫身上的文氣,既不濫用他的天賦、也絕不讓他沾上酸味。
閔再銘對閔畫確實沒話說,不似親生勝似親生,閔琢舟由衷感激,可這一大一小天天在這個小院子裡不問世事,不似古人也勝似古人。
一般比較和諧的家庭之中,通常會有一位耐心足的家長、也會有一位性子相對活泛的,既然閔再銘挑起了「耐心嚴格」的角色,閔琢舟就選當「活潑愛玩」的那個。
他等著機會,看閔畫一句差不多寫完了,忽然從背後蒙住小孩的雙眼,低聲,刻意拖長調子說:「猜猜我是誰?」
閔畫握著毛筆的手霎時在紙面上懸停,大抵是害怕弄髒了宣紙,用另一隻小手摸索到旁邊的筆山,安安穩穩地把毛筆置了回去,才用毫不意外地開口:
「小舅舅?」
聲音奶乎乎的,情緒倒平穩得像是個小大人。
「哇,猜到了!」閔琢舟用手指勾了下小孩白白軟軟的臉蛋,「好棒啊我們畫畫,作為獎勵小舅舅請你去吃肯爺爺怎麼樣?」
閔琢舟一開口就顯出了他的狡猾,沒有小孩可以拒絕自帶玩具的「肯爺爺」兒童套餐,這實在是個很討人嫌、很能分散小孩注意力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