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風波未定,北疆人不知從何處得知西北守邊大將不在,竟在鵝毛大雪之時叩關,顯然有來歷十分可靠的消息網,西北防線因王靖北身死變得岌岌可危。
不過王靖北雖死,西北卻仍有守將,部將李灃是位出色的將才,在這一年中被王靖北多次提拔,此刻臨危受命守住了邊關,可掌著兵權的他卻按兵不動,只守不打。
依照約定,李灃在等一個消息。
若沒有那道為葉家平反的聖旨,他不會為靖朝效命。
於是,在參倒了王靖北之後,有功的謝溥不顧傷勢,立刻以功勞相邀,請皇帝下旨為葉家平反,揭露李灃為葉景虞的身份。
他要皇帝認下當年為一己私慾誣陷葉家的帳,更是主動承擔下皇帝被逼迫的怨恨。
此刻西北的局勢危急,皇帝已是風中殘燭,也明白謝溥此舉毫無私心,只為江山穩固,為了幼子繼位順利,皇帝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當年的錯誤,下旨為葉家洗冤,恢復了李灃葉家子孫的身份。
聖旨已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到了西北,葉景虞恢復身份之後,立刻正葉家舊部在西北抵抗北疆兵馬,靖朝暫且沒有被外敵侵入的危機。
安排完這些事,皇帝傷勢過重,沒兩日便駕崩了,皇位有驚無險地傳給了第六個兒子。
如今,趙琰在風雨飄搖之中繼位,成為新帝,榮貴妃從皇后成了太后。
知道這些消息,崔嫵竟暗自鬆了一口氣。
北疆兵到底沒能打入中原。
方鎮山道:「有兩件事我沒想到,王靖北竟會聯手太子造反,他們輸了也好,不然罪責一筆勾銷,咱們要面對的可就是四路大軍反撲了,幼帝登基於漆雲寨是好事。
還有謝家,也不是全然被我們牽著鼻子走,謝溥老兒果然留了後手,算是把西北守住了。」
崔嫵點頭:「大相公就是大相公,謝溥沒有為長子報仇就昏了腦子,置江山安穩不顧,要拆去王靖北這道西北防線之前,他怕是早就在聯絡葉氏舊部,備好了應對之策。」
謝溥此舉即為兒子報了仇,消滅了王家,又為葉家平了反,更守住了邊關,一舉三得。
到底是在朝堂屹立多年的人物,不能以常理度之。
現在看來,葉景虞應是早就和謝家暗通款曲,或許他在與王氏
私會之前,就已經和謝溥達成了交易,不然他怎會貿然闖入謝家;
又或許是看王靖北要他一輩子做李灃,他不樂意,才主動找到了謝溥,將自己的身份證據交給了他,以待來日。=quothrgt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