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棋盤一角鬥智鬥勇,龔秋的兩個跟班也看不太懂棋,反正龔秋下一招,就跟著歡呼,順便嘲諷一下對面那個初學菜鳥。
忽然,曹毅跳出了兩人爭鬥的角落,在棋盤另一邊的角落一連。
龔秋奇怪:在左下角搏殺得好好的,你都把我逼到牆角了,怎麼突然放棄搏殺,換戰場了?不是把你大優的局面拱手放棄嗎?
就連兩個跟班都看了出來,一口一個「不愧是新手」。
曹毅卻另有打算。他和龔秋下讓子棋,勝負毫無意義。此前一番爭鬥,他覺得自己稍稍掌握了一些局部搏殺的技巧。如果能把龔秋的注意力吸引到另一個角落,他便能嘗試腦中的另一個戰術想法。
龔秋不理會曹毅在另一個角落圈地的行為,先落下兩子,把自己這片白棋救出包圍圈。
他覺得,曹毅圈地就圈地吧,讓他利用讓子優勢多嘚瑟一會兒。到了中盤,曹毅這個初學者的計算能力肯定比不上自己,稍微佯攻忽悠兩下,肯定要慌,再把大好局面拱手相送。
所以,龔秋也沒有強行介入曹毅圈地的角落,而是自己也找了個角落,先用三個子把曹毅一顆被讓的子打吃,讓曹毅不得不長出一子做活。
然而,救活這片角落,曹毅依然方寸不亂,執行自己的戰略。
「有點意思……」龔秋發現,對面的新手一周前被自己讓過16+1子——開盤點(1,1)可算額外讓一子了。
自己中盤算錯一步,才面臨困境。
短短一周,曹毅好像又進化了。今天讓九子,好像對方也沒有迅速落下風。
更重要的是,比起一周前的懵懵懂懂,今天的曹毅,心裡明顯是有戰略規劃的。龔秋考慮初學者不會算,就想占點便宜,讓曹毅掉進自己的陷阱。
可曹毅偏偏不掉進來!
龔秋想,那乾脆別勾引曹毅跳坑了,針對他的下法,被動應對吧。
記憶力好的菜鳥背棋譜、記定式,的確能讓他們在開局打出幾十手的好棋。
但優秀棋手不光要算準對手如何應對自己的落子,更要預判十幾乃至幾十回合後的局勢。每一步都會引發蝴蝶效應,中盤往後,對棋手算力的考驗是超乎尋常的。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最頂尖的棋手都打不過阿爾法狗——人腦的記憶力有限,窮盡腦力的人會感到疲倦,但機器不會。
龔秋相信,憑藉自己十年學棋掌握的記憶、演算技巧,足以靠經驗用縝密的計算壓倒對面的新手。
眼看局勢陷入緊張的膠著,對弈的兩人完全忽略了周遭的變化。
龔秋帶來的兩個跟班,本來就是來看熱鬧外加起鬨的,此刻卻鴉雀無聲了。
原因是,一個腰間別著教職工校園卡的年輕人,靠近了他們。
10班的班主任老師都來了,總不能再那麼囂張地大喊大叫了吧?
這兩人對圍棋的了解,和半個月前的曹毅差不多,只知道點簡單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