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寒被費夢夢請出演播間。垂頭喪氣的他,意外在準備室里發現了自己的同桌王宇,有些驚異。
王宇猜到杜寒要問什麼:「老班寫了一份加油稿,讓我趕緊送來。」
那份從一個自己都從未設想過的角度找補的加油稿?是高松然寫的?
杜寒不語,跟在王宇身後,默默往10班看台回去。
口吃的毛病,杜寒從幼兒園開始就有了。小時候父母工作忙,他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
老人說,貴人語遲,小孩說話不流利,反而是聰明的標誌呢。於是,儘管杜寒家裡條件不差,卻也沒有提早干預。
直到小學五年級的一天,因為口吃被同學恥笑的杜寒哭著跑回家,接連三天不願上學。父母這才意識到,他們眼中的「小毛病」,已經成了孩子正常社交的阻礙,讓杜寒只要處在人群中,就會產生窘迫、沮喪的心理。
但杜寒錯過了口吃的最佳干預年齡。花了好幾萬找言語治療師,試過各種治療手段,但收效甚微。
進入青春期,口吃給他帶來的自卑感愈發明顯。
別的同學在講台上意氣風發地演講,信手拈來就是一個有趣的網絡段子,把杜寒暗戀的女孩子逗得咯咯直樂。
那女生倒也不是什麼班花級人物,甚至長得也不太好看。但她是杜寒一組檢查課文背誦的小組長,每次杜寒磕巴了,她也不惱怒,總是很有耐心地用眼神鼓勵他,讓他慢慢來。
而杜寒呢,除了檢查背課文,連句話都不敢和她說。
不光是和她,和任何同學,只要杜寒開口說話,被班裡某幾個傢伙聽到了,他們就會一邊學自己說話,一邊做出極為誇張的表情。
杜寒偶爾會覺得,自己就是下水道里的一隻老鼠,只能在背地裡對著人類餐桌上的珍饈垂涎。只要他敢於靠近餐桌半步,「正常」的人類就要嘲弄、追打他,不把他趕回幽暗的下水道,誓不罷休。
因為受到的教導不足,杜寒在過去十年裡,遇到了無數還不知如何收斂起人性中惡的那一面的同齡人。但是,即使在成年人那裡,杜寒受到的冷眼也不少。
比如初二的英語老師,為了教導孩子們多多朗讀,培養語感,就經常拿口吃人士當反面教材。
「要大聲朗讀才能培養語感,否則說的都是啞巴英語。腦子裡詞彙背了千千萬,到了外國人面前,你不結巴誰結巴?!」
每每說到這兒,那位老師都會看一眼杜寒。班裡有些慣常欺凌他人的同學,也會憋不住笑出聲來。
可是,在杜寒矯正口吃的漫長經歷中,怎麼可能缺少了大聲朗讀呢?只不過,對他沒什麼效果而已。
就像指著小兒麻痹症的患者,教導正常孩子,說孩子你要多多鍛鍊,免得像這個患者小孩一樣,運動能力低下。
分明都是自己無法選擇的先天缺陷,卻還要在長大成人的路上,一次次被當做反面教材,一次次受到傷害。
杜寒有一陣子心情抑鬱,不願上學。要不是成績底子不錯,怕是要和三中失之交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