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然平淡地接話:「嗯,我知道的,因為這個,你也對自己不太自信。」
杜寒點頭,又告訴高松然,加入電台廣播社,不光是想得到口語方面的專業指導,也是想逼自己一把,看看這麼爛的自己,到了大家口才都極好的群體裡,還有沒有一絲希望了。
在這麼厲害的群體簇擁下,說不定也能提升一點自信呢。
「可,可是,今天的事情,證,證明我,我大概的確沒,沒希望了吧……」
透過杜寒低垂的眼帘,高松然從杜寒的眸子裡捕捉到一絲幽光。
這光極弱,好像風一吹就要滅了。
帶著一根散發幽光的蠟燭,杜寒戴月披星,跋山涉水,都不忘了為它遮風擋雨。
可今天,杜寒又猶豫了:讓這弱小的蠟燭繼續燃燒,到底還有沒有意義?
第82章
從杜寒的講述中,高松然知道,杜寒加入電台廣播社,練習口才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對自己進行一次心理上的「休克療法」,希望不破不立。
這未嘗不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倘若能在這樣的環境裡學到有用的技巧,或者能在廣播社遇上樂意相幫的貴人,也會提升杜寒的自信心。
可惜,杜寒本就因此感到自卑,心理並不強大。猛藥急灌是一種賭博,病人有可能起死回生,但也有可能因為虛弱的病體無法承受藥性,直接翹辮子。
今天的遭遇事與願違,再次打擊了杜寒的積極性。
學習教育心理學時,高松然接觸過一些所謂「問題兒童」的案例,先天不足,後天也缺乏正確引導。
這些孩子遇到嚴重打擊他們自信的事,好一點的當耳旁風,渾不在意;次一點的渾渾噩噩,意志消沉。
最擔心的就是將先天不足內化,最終變成一塊無法去除的心魔。他們痛恨自己的毛病,乃至痛恨自己。
所以,在廣播社社長罵人的聲音響起時,高松然第一反應是要保護杜寒,不能讓他衝動之下做傻事。
現在,杜寒平靜了下來,高松然第二步不那麼緊急的任務,就是讓他悅納自我,重塑自信。
雖然不知自己的辦法好不好用,高松然還是決定試試。
「杜寒,你的口吃,是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比較嚴重,還是在你獨處、自言自語時,也會口吃?可以不急著回答我,仔細想想。」
杜寒閉上眼睛,嘴裡咕噥起來,好像正在演練高松然所問的「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