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同學雖然心裡很慌,卻不敢大聲抱怨。進場所有人,高松然除外,都有各自的記憶任務,一個人抱怨就可能影響到別人的心態。
高松然在心中隨便記了幾組編號和圖案,萬一有同學忘了,他又恰好記得,還能當個替補。
第一個編號亮起:12。
「12是我的數!」薛恆大叫,「12是……是Hello Kitty臉!」
編號亮起後,同學們有一分鐘的時間組成這個圖案。
聽見薛恆的話,胡小舞開了口。她負責記憶Hello Kitty圖樣具體的亮燈情況。
「外面一圈,裡面還有一圈!一個不完整的橢圓上面長了兩個尖尖,還要三個人去角落組成蝴蝶結!」
胡小舞原以為,哪些格子亮起來,她記得非常清楚。可是,要把大屏幕上的格子對應腳下的格子,又是另一回事。
展示在大屏幕上的圖案是個平面,相當於俯視圖;要在地上踩出圖案,相當於看一個等軸視圖,角度不一樣,更何況胡小舞自己也要參與踩格子。
胡小舞描述了記憶中的圖案,卻絲毫沒有意識到,儘管她很急,她說的一堆話卻沒什麼用——誰不知道Hello Kitty長啥樣呀?
同學們需要的關鍵信息是,要踩哪些格子?哪些人去組成臉、哪些人組成耳朵,又有幾個人組成蝴蝶結、五官?
半分鐘時間過去,場內成員組成了一個巨大的橢圓,離Hello Kitty的形象卻還差很遠。胡小舞這才如夢初醒,大叫:「外圈縮小一點。李運鴻,你組成眼珠子,往左邊站一格……哎呀,也不對,吳震寰,你也往左邊一格……」
好就好在Hello Kitty這個形象人盡皆知,即使胡小舞自己慌了,該怎麼踩,大家腦子裡也基本有數。即使和正確的格子有偏差,應該也只是毫釐之間,錯個把格子而已。
一邊踩格子,高松然一邊持續關注何珊燕的動向。何珊燕一點都沒有困在幽暗室內環境的緊張感。相反,胡小舞努力知道同學們移動時,何珊燕似乎也很激動,一直想說什麼,卻不好意思打攪胡小舞。
有進步啊!要知道,阿斯伯格綜合徵在一部分人身上的體現,就是「毫無情商」,不管別人在幹什麼,隨意打斷,想一出是一出。
而何珊燕也想說話,竟然因為不想打斷胡小舞,而學會了自覺閉嘴。這是好事。
在一片亂鬨鬨的環境中,一分鐘結束。大屏幕上,用綠色標明10班同學站對了的格子,黃色是站錯了的格子,白色則是標準答案。
16/25,錯了9個。組成Hello Kitty左耳的同學站得太靠中央,鼻子也歪了。
出師不利,胡小舞有些沮喪,卻也長舒一口氣:自己記的圖案用過了,正確率也差不多三分之二了不是?
「6號……橡樹葉!」看到大屏幕上出現「6」,華薇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