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心血,花了時間,去研究怎麼才能把故事寫到最好。別人卻告訴你,要大刀闊斧給孩子整容,整得親媽都不認識。
別說自我意識急劇膨脹中的十幾歲高中生了,任何一個對文字懷有赤誠之心的人,遇到這種情況,都不會太開心的。
「為了寫這個故事,我研究了不少有關十九世紀法老國的資料。不少劇情只有放在那個時代背景之下才說得通,改成華國背景,或許受眾會稍微多一點,卻不符合我寫作的原意了。舉個例子,我的主角都是虔誠的教徒,可以利用大鷹帝國是異教徒的理由,鼓動周圍的人反抗。換成華國背景,這個動機就弱化了許多。還有,法老國此前在奧斯曼帝國治下,人們的生活習性、社交方式,都與清朝人完全不同……老師,你明白嗎?」
溫雲茵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關於法老國歷史的內容,高松然聽得懵懂,卻能感受到她的確在題材方面下了苦功夫研究。
「如果把你的故事強行改成清朝背景,許多劇情就失去邏輯了。如果要強行符合邏輯,勢必對整個故事結構進行大改。是這個意思嗎?」
溫雲茵臉上好像突然寫上了「知音」兩個字。
她兩眼望天,暢想起來,又道:「所以我想,這個故事發生在法老國,最好是能找個法老國的導演,才能原汁原味地把故事呈現出來。」
聽起來有點狂。一個才寫了一本書的小孩,居然敢大言不慚要求導演了?
不過,既然已經有影視公司聯繫上了溫雲茵,想要改編她的故事,說明故事本身雲譎波詭,是很有價值的。
但高松然心道:這你就強人所難了啊!我這輩子都沒認識過來自北非的人,更遑論導演了!
溫雲茵看出了他的為難,繼續說道:「當然啦,我知道,我一個新人小寫手,沒資格挑這挑那的。高老師,你是大人,認識的人多,你認不認識哪些專業的導演啊?或者編劇?我的要求不高,能把這個故事原汁原味呈現出來就可以了。」
呵,這不是瞌睡遇上枕頭了嗎?高松然想。
才想著把好友馬修引薦給溫雲茵,溫雲茵反倒主動提出來了。馬修缺故事,溫雲茵缺一個尊重她的導演。
一個初出茅廬就一鳴驚人的小作者,嘗試寫異國他鄉的故事;另一個是自認為執導了一部失敗喜劇的無名導演,企圖東山再起。
《騎趣保險》在10班很受歡迎,高松然在與馬修的通訊中也提到過。當然,馬修沒有太過當真。
或許是這位善良的華國前室友看自己一直太過消沉,故意這麼說,只為鼓勵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