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旋律而言,好像沒什麼奇怪的,從平平無奇的前十幾秒,到田潼曦覺得有問題的十幾秒往後,這軟體並沒有給出任何旋律上的差異。
田潼曦有些失望,但並沒有死心。
她猜測,可能是自己第一次用這軟體,許多高級功能還不熟悉,便把軟體里每一個可以打開的菜單都打開看了一遍,菜單里的每個可調整的選項都調整了一遍。
終於,她發現,在非常不顯眼的角落有一個功能——「查看人耳不可聽頻率音頻信息(beta)」。
第114章
使用這個軟體的用戶,專業音樂人居多,他們通常只在乎人耳聽得見的東西,即頻率範圍在20至20000赫茲之間的聲音。
這款叫「查看人耳不可聽頻率音頻信息」的功能還在beta測試階段,估計是開發者純屬開發了讓人探索著玩的,而非實際使用。
看起來,這個功能平時不會有人打開,界面設計極其簡陋,按鈕和上面的文字都沒對齊。
幸好田潼曦沒有強迫症。
出於好奇,她點開了這個功能,選取「超聲波頻段分析」功能。
結果顯示,幾乎一片空白,只在歌曲中間出現了不到兩秒的超聲波音效,強度也很低。
但是,換成「次聲波頻段分析」,田潼曦立刻有了重大發現。
她發現,這首歌單里的每一首曲子,在播放15秒之後,介於10到15赫茲之間的次聲波強度陡然提升!
田潼曦好像意識到,她離撞破某個隱藏的真相越來越近了。
雖然中考過去不久,還保有一些初中物理聲學知識的殘存記憶,她還是決定嚴謹一點。上網搜索,「低強度次聲波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大多數網站都表示,次聲波在人類聽覺之外,強度不高的情況下危害較小。一些舞廳、夜店會使用能發出頻率低於100赫茲的「低音炮」音箱,產生震盪人心的效果。而這些「低音炮」也可能夾雜低於20赫茲的次聲波,一般來說強度不大。
然而,長時間暴露於低強度次聲波下,依然可能會對人的內耳造成一定損傷,導致頭痛、焦慮、疲勞、眩暈,甚至影響到人的平衡功能。
田潼曦心下駭然。如果繼續使用這樣的音樂,每天午休給學校當成催眠曲播放,同學們每天都要受到次聲波的影響。
雖然一次午休鈴聲不過幾分鐘,或許無法達到網上所說「長期暴露」的條件,但是在長身體的高中階段,睡不好覺,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
這份歌單上傳在「動聽音樂」上,播放量、收藏量還都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