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習時,待在教室里的只剩10班13個住校生,外加在校上晚自習的走讀生吳震寰、楊陶璐兩人。
這15人當中,只剩下三個人還沒被高松然開過天眼了——沈建、王宇、舒惠靜。
每次考試,王宇在10班都不只是用「名列前茅」來形容了,而是雷打不動的第一,某種程度上也為高松然這個墊底班的班主任挽回了一些顏面。
在別的平行班老師面前,高松然好歹可以說:別看10班平均分那麼低,我們班第一名的總分可比你們班第一名高哦!放在實驗班,也能擠進前半截呢!
想到這裡,高松然把這一次免費的天眼機會開在了王宇身上。
王宇家裡開個小超市,並不算富裕。
小時候,超市規模還沒現在大,小王宇只能在超市內部昏黃的燈光下,搭個簡陋的書桌寫作業。
來來往往的大爺大媽,看到這個孩子刻苦學習的樣子,都唏噓不已。
就時在這樣的條件下,出身市郊小縣城的王宇,不僅以他們初中第一名的成績考進運夏市三中,上了三中後,成績在班裡乃至所有平行班裡,依然是佼佼者。
而且,他每一科齊頭並進,基本不帶偏科的。高松然心想:王宇的天賦多半會和「均衡」有關,或者乾脆是學習相關天賦。
然而,天眼發動,高松然卻感到十分困惑:
出現在王宇頭上的兩個字是什麼鬼?!
高松然再次確認,這次天眼並沒有開歪。王宇徜徉在書本中,頭部隨著閱讀的節奏微微上下擺動,那兩個字懸掛在他的頭頂,隨著他的動作,也上下微微擺動著。
高松然看到的兩個字是——「絲瓜」。
呆愣了半晌,高松然把「絲瓜」兩個字寫在紙上,確認這兩個字不可能像顧凱興的天賦「言皆」一樣,是個玩拼字的文字遊戲。
拿出手機,把絲瓜的拼音打在手機輸入法裡,試圖找出是否還有諧音詞語。他又確認,「sigua」這五個字母除了拼成「絲瓜」這個詞,也組不成別的有意義的詞語了。
看來,系統並沒有玩諧音梗。
所以「絲瓜」到底是怎麼回事?10班已經有天賦為「萋萋」的孫志亮,和天賦為「陽台」的杜寒了,他們的天賦都能讓他們有成為農業大師的潛力。
難不成,這回還要加上一個王宇?10班農學天才的密度好像有點高?
可是,如果真的王宇只擅長種植絲瓜的話,系統未免也小氣了一些,的天賦哪能只局限於一個品種呢?
沒過多久,第一節晚自習下課,王宇捧著課本,便來找高松然問問題。
雖然沒有偏科,但王宇的英文是相對薄弱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