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依然沒有任何恐怖、詭異的元素。
這一次,背景中沒有出現學校,卻能看到幾個有些模糊的身影。這些身影都穿著配色相同的校服,一看就是同一所學校里的孩子。
第三條:「虎山縣清水鄉小學,155本。這山也太難爬了,學校也特別偏遠。不過校長以為我是捐書的好心人,還送了我三十多斤山裡的特產,笑死。」
照片背景明顯是一所學校的教學樓,校舍略顯陳舊,外牆上還貼著八個紅色大字——勤奮、自強、求實、創新。
這所學校很可能就是動態中所說的清水鄉小學。
看到這些,高松然和王宇都不約而同地意識到,事情的嚴重程度已經超越了他們的想像。
這個用戶名叫「分發記錄」的傢伙,很大概率是「幽靈邪典」、「幽靈DJ」的小號。
而從帳號發布的內容來看,「幽靈邪典」甚至還造訪了全國各地的小學,乃至幼兒園,向孩子和家長分發或者兜售。
不知道家長會不會發覺,這本披著浪漫童趣的小冊子,卻是一部畫風詭異的繪本。
由於封面圖片沒有絲毫詭異成分,剛把畫本拿到手的孩子家長,可能很難發現「幽靈邪典」藏在繪本里的惡意,從而毫無防備,將畫本交給幼小的孩子閱讀。
孩子們看到的,肯定不止封面上那些看似人畜無害的畫作,而是那些發表在「幽靈邪典」小藍鳥帳號上的恐怖圖片。
看著這些圖片,就連高松然和王宇都覺得心靈受到了一點傷害,更別提年幼、三觀尚未形成的兒童了。
能夠想像,還在上小學、甚至上幼兒園的小孩,在毫無防備之下看到繪本里陰森可怖的場景、居高臨下監視小女孩的氣球小丑、聽故事的孩子眼裡留下鮮紅的血水……
這些,會對他們幼小的心靈造成何等強烈的衝擊啊!
「難道說『幽靈DJ』在動聽音樂上的歌單,也是處於同樣的目的?越多人睡不著覺,『幽靈DJ』就越開心?」王宇問。
「事不宜遲,我們報告治安部吧。」在高松然看來,王宇已經盡他所能,調查到了他的極限:不僅通過網頁存檔,找出了動聽音樂上的「幽靈DJ」三年前在一個已經消失的論壇上留過的聯繫方式。還順藤摸瓜,找到了他的小藍鳥帳號和小號,並從中分析出此人的行動規律和目的。
但王宇依然沒有停下敲擊筆記本鍵盤的手。
「雛鷹幼兒園」——
網上一搜,翻了搜索結果前五頁,王宇已經看見大幾十家叫「雛鷹幼兒園」的機構了,位於全國不同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