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只隱約記得,自己所在的這個區的名字,像溺水者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連說了三遍:「花,花園區!對,花園區!花園區!」
聽著老頭的口音,接線員大致有數,記錄下的「華遠區」三個字。
可再往下的細節,老頭可一點都憋不出來了。
這家店名叫張記米線,可接線員一搜索又犯了難——光在華遠區,叫「張記米線」的餐館就有二十多家。
眼看大媽的呼吸愈發困難,身旁不比自己大幾歲的服務員小姐姐已經慌得汗水、眼淚糊滿一臉了,顧青麗吩咐老闆:「把手機給我!」
一看這穿著打扮,老闆就知道顧青麗是城裡孩子。城裡孩子有見識,說不定能更準確地描述自己所在的方位。
聽見對話的從一個方言口音濃重的老頭,換成了普通話標準的年輕女孩,接線員稍稍鬆了一口氣。
只不過,這孩子的聲音聽起來也太年輕了,估計也就十三四歲的樣子。口音是好懂了許多,可她真的能把自己的位置講明白嗎?
「小妹妹,我確認一下,你們是在華遠區對嗎?具體街道名稱知道嗎?或者,附近有什麼地標、車站,你記得什麼信息都請告訴我,我這裡可以排查。」
讓接線員頗為意外的是,她從這個小孩嘴裡得到的遠不止這些信息。
「姐姐,我不知道這裡具體的門牌號,但您讓救護車按照我說的路線走,一定能找到的!」
顧青麗語氣急促,接線員也不敢怠慢,趕緊記錄。
「離這裡最近的地鐵站,應該是2號線文苑街站,下了地鐵後坐51路公交,沒幾站就到『什麼保村站』來著,站名我記不太清了。下車後,往西走200米左右,有一家『馮姨餃子鋪』和一家沒有招牌的裁縫店。從兩家店中間的小路走進來,就是棚戶區了。進來了之後就能看到一棵很高的大槐樹。沿著樹的方向走到樹下,再往南走……走50米左右,你們就能看到張記米線店了。快點,阿姨臉上已經沒什麼血色了!」
儘管顧青麗很是焦急,但描述起方向線路時依然有條有理,接線員頗為驚異,但還是盡職盡責地按照顧青麗所指的線路,在地圖上進行搜索。
地鐵2號線文苑街站——51路公交車——從文苑街坐三站,就能到一處叫做「呂堡村」的站點,而且整條51號線上除了「呂堡村」,便沒有別的叫做「某保村」的站名,極有可能女孩說的公交站。
向西200米,街景地圖上的確有一家「馮姨餃子鋪」,隔壁旁邊一家店沒有開門,店面沒有任何標識,很可能就是那女孩說的裁縫鋪。
然而,想到另一件事,接線員又犯了難。
還沒等她來得及再向女孩確認什麼,女孩似乎想她所想一般,又急忙補充道:「我剛才給你們指的路,是我步行過來的路線,救護車可能不好開。如果想開進來的話,繞過無名裁縫鋪,再繞過一排民房,大約300米,就有一條大路。救護車的體型應該進得來。進來之後,就能直接看到大槐樹了,然後能往裡面開多少就開多少,再提著擔架到米線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