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師在高一年級10班、2班這兩個班教物理。當下這一學年結束,德育處一位老教師即將退休,需要有人填補空缺。由於林老師曾經在領導面前提過,想要提升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再加上德育處考慮到,最好在德育處增加一些相對年輕的新鮮血液,才能更好地走進學生心裡。
所以,他們便叫上了沒有班主任重任在肩的林老師來德育處「實習」。
這個學期,林老師除了教學任務,最主要的行政任務便是跟著老教師熟悉德育處的工作。上任伊始,頭一個任務非常簡單,便是審核國旗下講話的各班名單。
通常,德育處也認為班主任的決定不會出錯,只走個過場罷了。
對於王宇和趙華楓,林老師沒有任何意見——兩個班長,一個為班級事務嘔心瀝血,近來還出了一陣大風頭;另一個,雖然稱不上合格的班長,但是考試成績是拿到實驗班都能名列前茅的學霸。
范高謙沒有讓林老師留下太多印象,似乎是個比較低調的男生,成績中等,林老師便也沒有太過關注。
杜寒……林老師一陣頭疼。
學期剛開始,原班主任黃巍交代過,說了杜寒的情況。也沒什麼大毛病,口吃而已,上課少提問他就好了。
結果,高老師居然讓這樣一個孩子站在主席台上,坐國旗下講話?這不是把人往火坑裡推嗎?
嘆了一口氣,林老師還是決定,不能把手伸得太長。高松然是班主任,或許這是學生和高老師共同的決定呢。
林老師並不知道,這個決定是杜寒一個人做出的。國旗下講話的報名,除了鼓勵過顧青麗之外,高松然並未干涉任何人的決定,自然也沒有鼓勵或反對杜寒這麼做。
行吧,杜寒就不管了。
可是,顧青麗和孫志亮又是什麼鬼?快到期末考試,林老師才勉強分清顧青麗和黃瑩瑩兩位同學的臉,因為上物理課時,她們經常不在班裡,沒有給林老師記住相貌的客觀條件。
據說這兩個姑娘經常藉口生病,逃課到學校外面玩,也不知保衛處怎麼管理的。
孫志亮就更讓林老師頭疼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孫志亮是三中的太子級別人物,放在古代,三中分校校長的侄子,怎麼也有個親王或者郡王的爵位吧?
明朝後期的藩王制度,稍微對歷史有些興趣的都知道,多數藩王主打四個字——混吃等死。
孫志亮也差不多。
林老師猜想,大概是分校校長想鍛鍊侄子的能力,對高松然提出了要求,高老師不敢違背分校校長的意思,這才讓孫志亮上的。
否則,林老師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