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柳莉佳中午幾乎沒有好好吃飯。
前兩天是高三和高二兩個年級的藝術節。來三中當評委,儘管三中財大氣粗,為她提供了每天500元的午餐餐補,但這對她來說並不重要。她專注於藝術節的評委工作,希望能在這所以素質教育出名的高中發掘一些好苗子。
早在柳莉佳來到三中之前,三中方面就為她提供了一份全校音樂特長生的班級分布名單,讓她特地留意。
今天也不例外。注意到《猴山圓舞曲》這首曲子的不尋常之處,她就立即翻開手上拿到的高一年級藝術特長生名單。
10班學音樂的同學裡,沒見著有誰會作曲呀?1班和13班倒是各有一個,可總不能是10班請了外援吧?
當然,學音樂的孩子,能走到特長生這一步,樂理知識也都相當紮實。
大調小調關係調、和弦構建和進程、節奏節拍旋律線、迴旋奏鳴結構體……懂這些知識的孩子,想要寫一首還算好聽的曲子並不算太難。
但柳莉佳卻感到疑惑:這首曲子很可能並不是科班出身的學生寫的。
中午吃飯時打聽到的小道消息印證了她的猜想:作曲的不是名單上某位藝術特長生,卻是個很普通的學生,成績不好,家裡經商。這讓她更加好奇了。
柳莉佳還打聽到,這位學生作曲的方式還有些奇特,是用吹口哨的形式完成的。當然,混跡音樂行業這麼多年,她深知,知名音樂人的奇怪癖好可不少。
不說邊吹口哨邊寫歌了,就是邊刷牙邊寫歌,甚至邊玩極限運動邊作曲的怪咖,柳莉佳也都有所耳聞。
藝術節比賽終於落下帷幕,評委組當場宣布了比賽結果。早在下午比賽開始前,所有觀眾和評委就有了預期,除非下午的比賽還能再出一個視聽效果都比《猴山圓舞曲》炸裂的節目,10班的冠軍十拿九穩,幾成定局。
而事實也是這樣。作為評委席上最權威的人物,柳莉佳對10班同學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讚揚。
「今天,我們有幸觀賞了《猴山圓舞曲》的精彩表演。作為評委,這場表演讓我感到無比震撼。首先,從燈光效果看,變化的設計非常出色,巧妙地運用了不同的燈光顏色和強度,以及燈光動態效果,向我們展示了猴山從早到晚的自然變遷。尤其是正午的陽光直射、黃昏的餘暉變幻,讓我仿佛身臨其境,置身於真正的猴群棲息地——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