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音頻長短不一,長則半分多鐘,短的只有十幾秒,但柳莉佳每段聽得都很認真。她還記得《猴山圓舞曲》的那一段旋律,聽了錢增增這幾條口哨視頻,她也能從《猴山圓舞曲》好幾段旋律中找到原型。
她對錢增增的才華充滿了興趣,決定給予這個很可能是個天才作曲家的孩子一些幫助。音樂的道路不易,每個有潛力的年輕人都值得引導和培養。
考慮到錢增增先前抱怨過口哨吹得太多,嘴唇都麻了,柳莉佳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既然你不太想吹口哨,不如你隨便唱兩段給我聽聽吧。嘴唇可以休息一下。」
錢增增猶豫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
然而,當他開始嘗試唱歌時,柳莉佳再次怔住。
情況完全不像她想像的那樣!錢增增口哨吹出來的曲子的確好聽,可唱出來就是另一回事了。聲音顫抖、音準不穩,跑調更是跑得沒邊了。
顯然,用「不太擅長唱歌」,都是客氣的說法。不客氣的說法叫做——五音不全,還是個公鴨嗓。
唱歌跑調的人,自己不一定能意識到這一點,錢增增依然面不改色地哼唱。
柳莉佳靜靜地聽完,她的臉上看不到任何失望。音樂的世界是廣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能。也許錢增增不會唱歌,但並不意味著通向音樂的這道大門就向他關閉了。
而且,哪怕錢增增唱的不好聽,但他哼曲子、吹口哨時,從嘴裡自然而然流淌出的,都是非4/4拍的非傳統節奏:《猴山圓舞曲》用的是3/4拍就不說了,而剛才隨口哼出來的曲調,節奏多變,卻又很難得地不顯得雜亂,音樂充滿了動感。
柳莉佳知道這個孩子的確很有天賦,他的天賦,很難說是作曲能力還是別的什麼。或許不是作曲能力,而是對音樂有著較強的感知力,對當下及未來的樂壇流行趨勢有前瞻能力。
當然,從小都沒有人對錢增增說過他有任何音樂方面的天賦。當柳莉佳想在這方面培養他時,錢增增還有些猶豫,甚至向柳莉佳推薦了王笛:「我的口哨也就是隨便吹吹。把旋律譜成曲、加入樂器編曲,還都是音樂課代表的功勞!」
柳莉佳有些哭笑不得,還帶買一送一的?但她實在太想培養錢增增這個人才了,只好說:「行,我把你們課代表也帶上。」
錢增增從小就生活在物質充裕的環境裡,幾乎要什麼有什麼。小學時貪玩不幸摔斷了腿,沒法爬家裡別墅的樓梯了,錢增增父母都能毫不猶豫地把別墅賣掉,換成大平層電梯房;上了高中,三中離家裡稍遠了些,錢家又是舉家搬遷,來到了距離三中步行不到10分鐘的一處高檔小區。
這樣無微不至的呵護,卻也導致錢增增對人生毫無目標。反正混得再差,都還有一條退路等著——繼承家業,一條鮮花遍地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