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明不解其意。《寂靜的春天》?這本書名他並不陌生,前幾天和王偉吐槽英語作業時,王偉也曾推薦過它。高老師此時再次提及,顯然並非偶然。
按照王偉的說法,這本書講述的是殺蟲劑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危害,然而這些危害在當時卻並未收到科學界和政府的足夠重視。
——這與他們現在面臨的多氟烷基物質問題何其相似?在製作不粘鍋、衣物防水塗層材料過程中產生的多氟烷基物質,為人類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它潛在的危害卻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想必高老師也是這個意思,可是……這和溫雲茵又有什麼關係?劉二明在心中暗忖。
「我知道了,高老師。王偉也給我推薦了這本書,我會去看的。」被忽然轉移話題,無法繼續抒發他對寫愛情小說的溫雲茵的優越感,劉二明心底還是有些不服,情緒也有些低落。
高松然又說:「既然你已經在與王偉先生的交流中,對化學物質、環保問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第一手經驗,我想給你的作業拔高一個難度層級。王偉先生告訴我,他已經帶你閱讀了一些專業的科研論文。我希望你在讀後感中能探討這個問題:《寂靜的春天》出版於1962年,在此之前,已有眾多科學家對殺蟲劑、農藥濫用問題進行了研究,並發表了論文,還有人在公開場合提出了批評。那麼,比起同時期的科研論文,為什麼這本書產生了更深遠的影響,還催生了米國環境署等國家機構呢?」
劉二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也許是因為先前的研究者,每篇論文只能研究一個課題的一個方面。而《寂靜的春天》是一本書,它綜合了前人的科研結果,得出了一個更加完整的結論。」
劉二明張口就來,讓高松然有些不高興。他板著臉,嚴肅道:「我平時是怎麼教導你們的?在沒有接觸某個人或事物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這本書你還沒看過,你的結論又是從何而來?」
劉二明一時語塞:是啊,自己太想當然了,回答過於草率。
高松然的批評讓他感到自慚形穢,卻也激發了他的求知慾。他立刻上網下單,購買了《寂靜的春天》的英文版。
劉二明的英語水平算不上好。第一遍閱讀仿佛在打一場硬仗,前兩頁二十多個生詞都是面目可憎的敵人。劉二明一一查閱,書上標註出來。第二遍閱讀,他才勉強看懂什麼意思。
短短兩頁,就耗費了半個小時的時間。
劉二明接受了高松然的閱讀挑戰,另一邊,溫雲茵忽然接到班長趙華楓的電話,有些不知所措。
電話中,趙華楓提出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請求:希望溫雲茵能創作一部小說,並在其中巧妙地夾帶一些私貨。電話掛斷,溫雲茵沉思良久,大致明白了班長的意圖。
幾個月前,她聽說趙華楓一直在調查一起被掩蓋的環保危機,但卻沒有眉目。之後的調查情況如何,溫雲茵也再沒有跟進關注。
趙華楓並沒有向溫雲茵透露太多關於王偉的事。但她也沒有隱瞞自己找溫雲茵幫忙的目的。她要發表有關這起環保危機的調查報告,又擔心自己的調查報告可能無法引起大眾的足夠重視,希望通過溫雲茵的小說創作,為調查報告提前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