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公益基金會資金的用途,設立該基金會的95屆學生會會長施雨芳表示,將完全依照王偉老師的遺志——基金會籌到的款項,一半用來幫助因污染物違規排放而患病的人治病,另一半用以資助學習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相關專業的貧困學生。
這是他對這個世界最後的關愛。
王偉去世的消息傳來的那一天,劉二明心情低落,就像失去了親人一樣沉重。他以身體不適為由,向高老師請了假,留在宿舍沒有去上課。
雖然劉二明認識王偉的時間沒有趙華楓早,但後來,他與王偉的接觸卻是最頻繁的。
王偉教給劉二明的,不只是化學方面的知識,還有微積分、統計學等等。但在劉二明看來,最重要的不是這些知識,而是他和王偉相處時汲取到的一些難以言喻的東西。
說是人生的道理,好像太大、太空泛;說是感悟,好像又顯得淺薄。
王偉曾問過劉二明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為什麼喜歡學化學?」
當時,劉二明想都沒想便說:「喜歡就是喜歡。沒別的理由。」
王偉聽見這個答案,只輕輕笑了一下,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又重新教劉二明如何閱讀科學文獻了。
今天,在宿舍里,一個人悄悄彈著男兒淚,他卻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答案。
此前,與其說他對這門學科感興趣,不如說化學給了他炫耀的資本。
生物課上,余老師提到人體中有二十種胺基酸,劉二明插嘴,余老師氣得讓他站上講台,默寫這二十種胺基酸的化學式。
劉二明二話不說,寫得一點不差,惹得小老太太生氣也不是,高興也不是。
每次想方設法從化學實驗室里偷拿藥品帶進班上,黃巍老師罵過他,高松然也說過他。但劉二明滿不在乎,把因為偷藥品被罵當成自己的軍功章一般。
——畢竟,這證明了他多麼熱愛化學!但仔細想一想,他熱愛的到底是什麼呢?是在同學老師面前炫耀的機會,還是這門學科真正能夠帶給自己的有用知識?
不過劉二明似乎想明白了。曾經的他,或多或少有些虛偽。
但現在他不會了。
班長趙華楓將王偉視作偶像,身上有著敢說敢做的勇氣,他寧願承擔巨大的風險,也要將事實的真相公之於眾,實屬「鐵肩擔道義」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