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領導們知道高松然帶的10班有不少「怪咖」,對10班的學習成績並沒有太高的要求。但現在,高二年級的實驗班和平行班都收到了明確的考試成績目標,10班也不例外。
高二年級第一次段考,10班依然墊底,但距離倒數第二12班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這讓幾乎固定倒數第二的12班很慌。
原本考試里能被倒數第三甩兩條街、但能甩10班十條街的12班,如今和倒數第三的差距依然是兩條街,但10班已經追趕到身後五條街了。
更何況,這根本不是偶然:從高一下學期的期末考試開始,10班的進步就已然顯露端倪。
12班的班主任李純易老師忐忑不安地來到高松然身邊,向他請教10班進步如此飛速的秘密。
高松然在心底苦笑一聲:倒不是他想藏私,只不過他帶領10班同學進步的秘密,要麼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噴霧液,要麼是特殊效果的學習道具,這些怎麼開口?
倘若隨便編一些所謂的方法,反倒把李老師班裡的學生帶溝里了,怎麼辦?畢竟,雖然名義上各班都在比拼平均分,但沒有哪個腦子正常的老師會真的把外班都看作仇敵,希望外班學生考不好。
不過,有一點總不會錯——
「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發掘他們的閃光點。有時候,在他們不想學習的情況下,硬逼著他們學習,反而會適得其反,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但如果鼓勵他們追求自己的愛好——前提是不過分沉迷於不健康的愛好——他們反而會覺得,『這個老師理解我,我也不能太不給他面子』。」
高松然說這話是有依據的,他舉了幾個同學的例子來支撐自己的觀點:「我們班有個經常逃課出去玩的女生,叫黃瑩瑩。她成天大街小巷地逛,專門尋找那些冷門的餐飲、服裝、日用品店……」
李老師雖然知道10班頑皮的學生不少,但一個女生逃課到校外去玩,還屢禁不止,這確實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他皺著眉頭問:「缺了那麼多課,學習進度肯定跟不上。這位黃同學的家長就不管嗎?」
「哪會管?」高松然苦笑道,「我這輩子就沒見過比她家長還無欲無求的人!高一第一次開家長會,她爸約了朋友釣魚,她媽約了朋友打麻將,都互相推諉,不想來開家長會。最後,還是我和她媽一起拉下面子懇求,才把她爸不情不願地拉過來開家長會了。」
想起高老師提到黃瑩瑩這個同學的目的,李老師追問:「你的意思是,你不僅沒有逼著黃瑩瑩學習,把她看得更緊,不讓逃課……反而鼓勵她去校園外亂跑?這不是胡鬧嗎?」
李老師今年33歲,還算是個青年教師,對外交流活動參加過多次,去過的國家比身為英語老師的高松然還多——高松然這輩子只在大學期間去過一次米國。
李老師自以為見多識廣,太陽底下哪還有新鮮事?可高松然還真鼓勵班上學生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