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同學們看不看得懂現代藝術,這些都足夠令人嘖嘖稱奇了。
申雅將大家引導至離保安亭不遠的學院中心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會動的雕塑,雕塑主題是一位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
以一隻腳尖為軸,舞者不知疲倦地旋轉,時快時慢。巨大的裙擺隨著她的舞動上升下落,好像充滿動感的波浪。
等同學們都圍攏到中心廣場雕塑下方,申雅開始介紹:「這是我們學院第一屆畢業生的作品,由全部17名畢業生合作完成,名叫『temps』。」
「盪?」大家聽得一頭霧水。
申雅讀出眾人臉上的疑惑,似乎反倒頗為滿足,這才認真解釋:「temps,這是個法語詞,既有『時間』的意思,也有『天氣』的意思。雕塑的創作者們同時取用了這兩個意思:我們可以坐在中心廣場的躺椅上,一邊享受微風與陽光,一邊看著廣場中央的舞女旋轉,感受時光的緩緩流轉;同時,舞女的旋轉速度還能昭示當天的風力大小,也迎合了『天氣』這層詞義。」
一進校園,映入眼帘的第一件大型雕塑作品,就將創意藝術與生活融合的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
接著,申雅讓大家在中心廣場邊緣的大理石長椅上找座位分開坐下,如果座位不夠,就兩個人擠一擠。
因為中心廣場邊緣只有18條長椅,不算高老師的話,28名學生,必然有要和別人坐一張的同學。
以顧凱興為首的活躍分子,竟帶頭玩起了搶椅子的遊戲,看得申雅哭笑不得。
作為外聯部志願者,自從入學以來,申雅負責導覽的外來團隊一隻手都數不過來。她的印象里,好像只有一支小學生三年級春遊團能比今天的這群名校高中生更鬧騰!
朝班主任瞥了一眼,申雅大致明白了。畢竟,這麼年輕的老師管不住學生,也情有可原嘛!
搶椅子遊戲還算熱鬧,進展極快。過了兩分鐘,眾人終於找到了各自的座位。
當然,坐下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安靜下來。這天天氣還算暖和,氣溫有20度出頭。全班沒有穿短袖的,但一件單衣一條單褲足矣。
陳默剛一沾上椅子,就條件反射般的跳了起來,驚呼道:「哇呀!這石凳子是剛從冰箱裡拿出來嗎?給我屁股蛋子都凍壞了!」
絲毫不加掩飾的粗鄙言語,引來10班同學一陣狂笑。偶爾路過幾位看上去像是藝術學院學生的年輕人,聞言紛紛側目,躲得遠遠的。
申雅十分無語,甚至同情地看了高松然一眼,又掃視了同學們一圈。確認大家都坐下了,她這才對陳默說:「忍一忍,你慢慢坐下。」
環視全場時,高松然總覺得她的眼神里藏著些什麼,好像接下來就要揭曉讓人驚喜的謎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