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震寰不在乎這些無知的偏見,從容應對外界干擾——或者說,他根本不屑於應對外界干擾——一心鍥而不捨地鑽研物理學科,自己找來大學物理教材研讀……
他的努力逐漸收到了成效。九月初,他參加了運夏市自行舉辦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初賽,獲得了全市第一的優異成績;十月中旬、十一月下旬,省級複賽和全國決賽接踵而至。
三中物理組已經把吳震寰當成了重點培養、要捧在手心的「大寶貝」,因為按照他的成績,全國賽一等獎的目標也並非遙不可及。
要知道,縱觀全國賽獲獎名單,一等獎得主大多數都是高三學生。經過兩年緊鑼密鼓的物理競賽培訓,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解題技巧,才能獲得一等獎。
剛上高二就能獲得一等獎的,通常都是當屆學生中難得的天才。
吳震寰在物理學科上的天分瞎眼可見,毋庸置疑。可高松然始終困惑的是,吳震寰的天賦詞「明星」,和物理學又有什麼關係呢?
高松然找物理組老師打聽過,吳震寰的物理競賽成績各方面表現較為均衡,不像丁悅這樣的,只擅長受力分析,別的方面就要弱很多。
難道真的依靠研究物理,或者在網上給人科普物理知識成為科普網紅?——這大概也算是廣義的明星?
高松然在腦子裡琢磨著這一件事,幾乎沒察覺,申雅已經將大部隊帶進了室內。
直到四周忽然暗了下來,伸手不見五指,高松然才猛地一驚。班裡同學早已走進了一間圓形穹頂展廳,環繞四周的是一面全景天幕。現在還是全黑的,但高松然相信,這上面一定會出現令人驚喜的變化。
高松然有些突然的動作,倒把走在他身邊的杜寒嚇了一大跳:「高,高老師,你沒,沒事吧?」
「這是今年6月剛畢業的學長學姐集體創作的作品,名叫《星河》。對了,同學們,你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我校每一屆畢業生都會進行一次集體創作,並把創作成果留在校園內,這也正是我校教學的特色,強調藝術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好了,廢話不多說。當大家走進這間圓形展廳時,便進入了一片星海。」
申雅走到圓形展廳一個角落,在一塊貌似小鍵盤的控制板上輸入了幾個數字,高松然猜想,大概是啟動該裝置藝術的密碼吧。
果然,頭頂的黑暗背景上逐漸出現了一顆顆閃爍的星星。
那微弱又遙遠的光芒,讓高松然想起了小時候跟著父親去老家鄉下,在爺爺奶奶的院子裡度過的一個個夜晚。一大家子人一邊吃西瓜,一邊趕蚊子,一邊仰望星空的回憶。
耳邊不時傳來同學們驚嘆的聲音。高松然向一旁人少的地方走了兩步,閉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耳邊傳來一陣低沉的聲音,類似風吹過空曠的山谷,卻更加空靈,還夾雜著輕微的「嘶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