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王笛仍能從中聽出黑鴉的聲音——沙啞而粗糲,仿佛全世界的重擔都壓在她身上,又似一隻受傷的猛獸,在夜裡獨自舔舐傷口。
然而,當黑鴉開始嘶吼,錄像里她的身體也隨之蹦跳起來,聲音中那種生命的原始衝動、掙扎與反抗,似乎擁有撕裂一切黑暗力量的嘶吼。
這不只是簡單的情感宣洩,它是一種渴望,一種衝破束縛的力量,讓人在廢墟中看到希望的光芒。
影月從架子上取下一疊信,抽出其中一封,向王笛介紹道:「我們在台上表演從不以真面目示人,聯繫方式也只留了長期合作的酒吧,如果歌迷有什麼想對我們傳達的信息,都讓酒吧老闆接收。這裡有一位歌迷給我們寫的信。這個歌迷和你年紀一樣,都是17歲,她說黑鴉的歌聲『破碎又完整,痛苦又溫暖。讓人感受到孤獨,卻又給人戰勝孤獨的力量和勇氣』。寫的真好,不是麼?」
王笛難得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她明明也有相同的感覺,可是文化程度比不上人家,就是寫不出這樣奇妙的形容詞。
黑鴉尚未歸隊時,就聽隊友說,她們要找的鼓手找到了。小姑娘才17歲,對節奏的理解就超過了許多在大大小小演出、音樂節上浸淫多年的鼓手。
黑鴉從外地趕回來的時候,正值一個星期四的下午,王笛在家寫作業。雖然她並不怎麼愛學習,但是為了保證文化課成績達標,高松然特地給她定了個目標:一個星期七天,至少有三天花在學習上,剩下四天隨便她怎麼消磨。
黑鴉一回到錄音棚,自然問起了新加入成員的情況。
影月把手機遞給她,眼中閃爍著得意的光芒:「你看,這就是新人『白鷗』,敲得真棒。我們帶她上台,效果肯定很炸裂,就像你第一次上台擔任主唱的時候那樣!」
黑鴉接過手機,本準備一邊隨意看看,一邊附和幾句。但當視頻一開始,鼓點隨著音樂彈奏的吉它炸裂而出,黑鴉的表情卻僵住了。那聲音、那節奏……
她認識這敲鼓的人。
黑鴉的心跳瞬間加速,手裡的手機仿佛忽然變得有千斤重。她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自己錯過了任何一個細節。王笛的鼓點精準有力,每一下都與影月、夜玫瑰彈出的音符完美契合,與這首尚未公開表演的搖滾曲天生合拍。
看著黑鴉下意識張大的嘴,影月興奮地說道:「怎麼樣?我就說她有潛力吧!這孩子雖然年紀小,但節奏感太強了,簡直就是為了搖滾而生的!」
然而,黑鴉依舊沉默著,她的雙眼死死地盯著手機屏幕,內心情感仿佛打翻了五味瓶,無法簡單用語言形容。
震撼、意外、悔恨……她說不出來。但影月卻以為黑鴉只是被王笛的技巧所打動,繼續夸道:「真沒想到小姑娘能打得這麼好,再給她點時間,絕對能和咱們樂隊一起登台!」
黑鴉終於回過神來,將手機還給影月。她的心裡早已波濤洶湧,卻只能強作鎮定,故作輕鬆地說:「嗯,這孩子是挺有天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