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大家不約而同地為許岩的這場行為藝術感到驚嘆。
有人低聲議論:「這孩子真是玩得極限,居然能在水下這麼久,還能畫出這麼複雜的東西。」
雖然他們沒法親眼看到許岩水下的動作,但泳池四周的大屏幕清晰地展示了他頭頂安裝的攝像頭所捕捉到的畫面。
「天啊,我連在水裡走幾步都覺得費勁,潛水就更別提了。這孩子怎麼能在水下呆這麼久,還能專心作畫?」
「他不覺得缺氧嗎?怎麼做到的?」
許岩在水下潛了三分鐘,終於浮出水面,調整呼吸,然後將筆刷再次蘸上特製的顏料,再次下潛。
這片池子的面積並不大,是專門為兒童和初學者設計的淺水區,畫滿整個池底不過需要三次下潛。
隨後,許岩換了支更細的筆,這次蘸的是深灰色的顏料。儘管他已經連續三次潛水,每次都憋氣三分鐘之久,然而浮上水面時,臉色都沒怎麼變,也絲毫沒有缺氧的痕跡。
「臥槽!我同桌牛叉!鐵肺啊!」馮仁傑情不自禁地喊了出來。
這隻深灰色的筆勾勒出了一隻鯨魚的形象,但水底的這隻鯨魚,臉上卻露出痛苦的神色。在它身旁是同樣深灰色的一團神秘物質,好像一隻無形的手,將鯨魚的生命力從它身體上抽走。
早在這學期剛開學時,許岩就曾在英語課上主動做了一次有關海洋保護的主題演講,便是從寒假期間他在水族館的經歷切入——當然,隱去了當時是和張睿琦一起去的事實。
於是,在接到許岩邀請來看他「水中畫展」的時候,10班的同學和一同受邀的高松然幾乎立刻就猜到,許岩今日的作品,主題八成與保護海洋生物有關。
而圍觀的群眾則有些困惑,四處打聽:「這團黑乎乎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呀?」
這時,許岩剛好再次浮上水面,筆刷蘸上了之前畫海浪用的白色顏料,輕巧地在深灰色的色塊上刷刷幾筆,像是陽光照射在油污表面,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看到這裡,配上10班同學的熱情講解,現場的一些圍觀者開始明白了許岩這次行為藝術的主題。
這不就是世界新聞上時常看到的油輪泄漏事件嗎?海水被污染,大批海洋生物死去……
然而,也有一些觀眾表示擔憂:「這畫作給孩子們看會不會太嚇人了點?畢竟,畫在兒童泳池裡,好像有點不合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