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可以定位求助人的方位,靠的卻是電話信號的三點定位,對通話時長有要求,且定位不如治安部門的準確。然而,時間就是生命,拖得越久,對面的情況就越危險。
一時無從判斷患者的具體位置,只好嘗試讓對方提供更多線索。然而隨著問題的深入,患者的回答卻愈發混亂,幾乎是前言不搭後語。
王叔按住電話,小聲嘆了口氣,想先調度一輛救護車派到定位的附近街區,以免耽擱太久。
「橋,橋北……不對,不對,橋東……花園超市,啊好痛……」他費力地說著,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
模糊的信息讓其他調度員都皺起眉頭,但顧青麗卻在腦海中迅速勾勒出附近符合描述的幾個小區,讓王叔問道:「您在虹溪大橋下的橋東小區,北門口有個『花園超市』?」
病人沒有回答,但電話中傳來了一聲含混的「嗯」,像是確認。
第270章
王叔當即立斷,決定相信顧青麗的話。通話時間還不夠,暫時無法定位,但是至少可以將救護車派到顧青麗所說的地方。離患者越近,獲取詳細定位後,再需要花的時間就更短,更有可能救人一命。
隨著通話時間逐漸增加,求助者的位置信息也在逐步確定,地圖上,代表求助者當前定位的範圍圓圈逐漸縮小,已經縮小到了半徑30米之內。
而顧青麗在完全沒有看地圖的情況下,就敏銳地從一位疑似腦梗患者並不清晰的隻言片語中,「聽」出了他的地址。
電腦上的定位圓圈也顯示,患者的定位的確在虹溪大橋東側。
可以聽出,此時電話那端的求助者已經快要喪失意識了,他用最後的一點意識報出了自己的單元號:「307……」
然後,無論電話這頭的王叔怎麼試圖和他通話,他都只能含混地發出幾聲痛苦的呻吟,或者沉重的呼吸聲。
幸好有了顧青麗的幫忙,救護車已經抵達了橋東小區。
小區的保安看到救護車來,也絲毫不敢怠慢,連忙放行。聽說救護車司機並不確定求助者在小區哪棟樓里的307房,保安還火急火燎地拿出了小區業主名單,幫忙對照。
「咱們小區不是很大,一共有二十棟樓,其中五棟都有307號,我幫您看看……1號樓307暫時空置,沒人住;5號樓307是一對帶孩子的小夫妻在住;9號樓307是出租房,不太可能有年紀這麼大的老人吧?13號樓……對了,13和17號樓的307都有老人在住,其中13號樓是一對老夫婦,17號樓則是一個獨居老人。這樣,我先給13號樓那裡打個電話,要是有人接,說明沒問題,您先去17號樓307看看情況!」
也是趕巧了,這座小區的保安大爺是個退伍偵察兵,不僅熱心服務人民群眾,還具有極強的個人素質,在形勢緊急的情況下,他也能迅速抓住重點,並制定最佳戰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