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第二天,孩子們卻沒發現食堂有任何改觀的跡象。
李運鴻已經懶得下樓吃飯了。他找兩年前腿摔傷時給自己看病的醫生,裝作一瘸一拐的樣子,又要來了一張假條,名正言順地可以不用去食堂吃飯,而是讓同學從校外帶飯來教室吃。
有檢查紀律的外班同學路過,他囂張地將假條往他們面前一甩:我在班裡吃飯,是得到批准的!
韋閒仲今天和舒惠靜一起吃飯。舒惠靜平時喜歡在校外買了飯,帶進學校食堂吃,可是學校新規下發,在校外買的飯帶不進食堂了,在校外那些小店裡也根本找不到吃飯的地方。
舒惠靜覺得,學校的新規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證學生一旦吃壞肚子時,責任劃分更加清晰明確。可這道理說不通呀,萬一學生在校外買了一串炸串,又回學校食堂吃頓主菜,之後化身「噴射戰士」,誰知道該歸咎於炸串還是食堂呢?
韋閒仲和舒惠靜兩人拿著空餐盤還在排隊,卻聽見前排的高二同學與食堂員工發生了爭執。
那名高二同學與兩位好友同行,其中一名同伴打完菜,已經去結帳刷卡了。和食堂工作人員吵起來的這位同學卻發現,同樣的價位,甚至同樣的菜,自己盤子裡卻比同伴盤子裡的分量少了幾乎三分之一。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大家都懂。高二同學看向另外幾個窗口打飯的員工,各個盤子裡飯菜份量差別很大,怕不是每個員工都手抖得厲害?
這名高二同學想和窗口裡的員工爭辯,那員工卻不耐煩地朝他揮揮手:「嫌菜太少了?你多要點米飯,補一補不就行了?」
更奇怪的是,一名沒有佩戴教職工卡的中年男子站在了食堂的角落。他不時和窗口裡的員工打打招呼,投去微笑,對穿梭在食堂里的學生卻一臉冷漠。
第300章
韋閒仲等人離開前,發現這中年男子又進了食堂的後廚,檢查、指點員工的工作。他猜測,這人不會是新上任的食堂經理吧?
報到當日,午休時間較長,不少學生即使在校外小店裡找不到座位,也願意多等一會兒。開學第一天就不一樣了,許多習慣了校外食物的同學被迫在食堂里吃飯。
原先,食堂的飯菜質量說不上特別好,但也不至於像新學期這樣質量直線下降到難以下咽的程度。
高二高三的學生以原先食堂的飯菜作為基準線,心裡就有了計較。食堂的話題在第一天開學下午,就成了校園裡的討論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