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然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卻讓兩人更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大自然的確是一本能夠激發我們智慧,讓我們敬畏和珍愛環境的書籍。它記錄了地球生命和環境的演變,充滿了無盡的知識和奧秘。」
兩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高老師這話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些什麼。
饒是聰明如王宇,一時半會兒也沒能理解高松然話里的意思,高老師不是英語老師嗎?難道因為他帶10班帶得太好,轉型教地理了?
韋閒仲心直口快地發出疑問:「高老師,你說什麼?」
高松然聽後又是一笑道:「所以,你們請假,說要來圖書館看書學習,並沒有在撒謊。放心,我不會因此懲罰你們的。」
王宇有些無語,原來高老師是在繞著彎子,指出他們讓同桌和好友找藉口請假的事情。
高老師嚴肅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生氣的時候又是什麼樣子,和他相處兩年的孩子們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此時,他一臉雲淡風輕,顯然並沒有真的對自己生氣。因而無論是韋閒仲還是王宇,都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沉回了肚子裡。
到底是好學生,王宇的臉皮比較薄,沒等高松然開口問,還是主動告知了實情。
原來,韋閒仲和同伴在食堂再次吃了一頓很不開心的飯後,出門後恰好遇上一個人回教室的王宇。韋閒仲從杜寒那裡聽說,王宇好像在自學什麼和治安部業務有關的學科,便突發奇想:食堂飯菜質量突然下降,讓吃慣食堂的韋閒仲憤怒不已。
如果班上有同學具有刑偵的才能,何不叫上他一起,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呢?
從表面上看起來,雖然王宇只是個行為舉止木訥、不太懂得表達自己情緒的典型學霸,但同樣吃慣了食堂飯菜的他,也感到了不對勁。何況,他家開超市的,好的食材做出來該是什麼樣,王宇基本清楚。
雖然他自學的是網絡安全,並非傳統刑偵,但兩人依然一拍即合——心動不如行動,今天中午就開始調查,速戰速決!
高松然確實沒想到,這次調查的發起人竟然是韋閒仲,而不是王宇。王宇的家庭條件沒有韋閒仲好,又是住校生,每天要在食堂吃三頓,按理說,應該更受不了食堂飯菜質量的變化才對。
而韋閒仲,零花錢不少,完全有條件頓頓在校外買飯。
高松然好奇地問:「你們怎麼想到自己來調查的?換成我,會先和父母說明情況,或者向信得過的老師反映。」
王宇不說話,看向了韋閒仲。整個主意是韋閒仲提出來的,他只是感興趣,協助執行罷了。
韋閒仲理直氣壯地說:「高老師,你這話說的就沒意思了,我們自己來調查,不是因為信不過你,而是……我也不知道,就是覺得這事兒水很深,牽扯到的利益相關方,很可能是高老師你的頂頭上司吧!」
看著韋閒仲一副小大人的樣子,高松然並沒有笑話他,而是帶著探究的目光問到:「何以見得?」
「很簡單啊,」韋閒仲說,「這個學期,食堂飯菜質量直線下降,碰巧學工處又下發規定,說什麼為了保障學生安全、方便落實責任,不允許我們從外面帶飯進食堂,變相增加了在外就餐的難度。而且,食堂員工換了一大茬,付同樣的錢,拿到的飯菜數量和質量都是隨機的。而且員工工作態度也不好。就在今天中午,王宇親眼看見有個高一學生從飯里吃出根頭髮絲,想找給他打飯的員工講道理,卻被那經理給吼了。真是的,我們是學生,沒有要求食堂員工像對待上帝一樣對待我們,但至少也得尊重事實吧?不能因為學生好拿捏就仗勢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