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自己是倒數第三棒,隊伍正好還有三次求助機會至今未用上,不如碰碰運氣,說不定場外會有個腦子轉得快的人,能給出些靠譜的建議。
說來也巧,看到楊陶璐面臨的局面,舒惠靜忽然靈光一閃。他想到了去年自己在跳舞毯上的表現。
當時,舒惠靜挑戰了一首名為《塵埃》的高難度樂曲,需要同時踩下三個方向的箭頭。其他人都認為這是曲目舞步設計的bug,但舒惠靜卻憑藉手腳並用的策略,成功通關。
這會兒,他眼睛一亮,琢磨起來:楊陶璐是否也能採用類似的方式呢?畢竟,關卡的要求只是正確顏色的格子上感應到一定重量,同時錯誤的格子上沒有重量,並沒有規定必須用腳踩。
「試試手腳並用!」舒惠靜從看台上站起,衝著掛在10班看台前方、能連接到楊陶璐耳麥的話筒高喊,「用手撐在遠處你夠不到的那塊磚上,身體傾斜下去,小心,別讓其他部位碰到錯誤顏色的磚!」
楊陶璐一愣,沒想到真有人出這麼異想天開的主意?她低頭看了眼那塊離自己一米多遠的磚,心裡嘀咕,這不會是個餿主意吧。
不過轉念一想,反正跳了這麼多次都失敗了,不如試一試。
她打算整個人傾斜下去,可把手撐在地面似乎對胳膊的損傷太大了。
又想了想,她脫下校服外套,卷在手裡當作緩衝。他蹲下身子,儘可能降低身體重心,減輕對手肘的衝擊力。
第一次嘗試時,因為過於擔心受傷,她的膝蓋下意識觸地。
儘管迅速將膝蓋抬起,但部分錯誤的地磚還是感應到了足夠重量,挑戰失敗。
不過,經過這一次嘗試,楊陶璐也意識到,因為自己身體比較輕,整個身體下沉的重量帶來的衝擊力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第二次,她摒棄了身體的自我保護反應,一個挺身,將雙手搭上遠處的地磚,雙腳還穩穩踩在原來的格子上,擺出一個類似伏地挺身的姿勢。
她屏住呼吸,盡力保持平衡。三秒鐘的規定時間仿佛無限拉長,就在她幾乎要堅持不住時,綠燈突然亮起,闖關成功!
成功走出迷宮後,下一位接棒選手是吳震寰。
他看到楊陶璐闖關成功,卻滿臉不高興的樣子,心裡大致明白了緣由:其他班在迷宮遊戲中派出的選手幾乎清一色的體育好手,唯獨10班與眾不同,為了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參與,這次的選手名額除了呼聲最高的顧青麗,其餘七人都是在報名者之間隨即抽籤決定的。
楊陶璐遇到的困難,在其他班的選手眼裡幾乎不存在,畢竟,沒有哪個班會派一個身高剛過一米五的女生參加這種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