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被訪問的子文件夾里,果然藏著一些敏感內容:比如服務提供公司內部的財務狀況報表、員工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機密文件——這些都是普通用戶不該看到的。
可問題來了,雖然他能輸入路徑,訪問這些文件夾里的內容,但用戶權限僅限於查看文件,無法進行任何修改或刪除操作。
儘管在實際環境中,這種漏洞可能造成嚴重的信息泄露,但顯然並不是此次題目中所描述的「攻擊者利用後門植入惡意程序」的關鍵所在。
盯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路徑和文件名,張捷覺得自己又一次陷入了死胡同。
就像之前排查的明文存儲密碼漏洞一樣,這個問題雖真實存在,卻始終無法指向攻擊者植入後門的具體方式。
連續排查了七個由自己的工具掃描出的漏洞後,他依舊毫無頭緒。一次次滿懷希望地投入分析,卻總在關鍵時刻以為找到了答案,卻不是出題者想要的答案。
這種反覆的挫敗感開始蠶食他的耐心和信心,他不自覺地用指甲敲擊著桌面,發出清脆的「嗒嗒」聲,引得周圍幾位同學頻頻側目。
如果說張捷的表現代表了那些在選拔考試前自以為準備充分的學生,那麼三中另一位同學——大巴上被稱為「雪姐」的梁雪,則是另一類學生的縮影。
梁雪一打開題目就顯得有些急躁。作為計算機競賽選手,她的訓練內容大多圍繞如何用巧妙的算法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用計算機的算力代替人腦只能用窮舉法完成的計算。
網絡安全並非她的強項,甚至從來都不是競賽班的重點教學內容。
她本以為,這次選拔不過是換個包裝,實質依然是通過寫程序解決各種邏輯問題、數學問題,卻沒想到真正的題目完全偏離了她的預期。
網絡安全,是來真的啊!
儘管最初有些懵,但幾分鐘過去,梁雪也逐漸冷靜下來。她意識到,既然主考方允許使用網絡查詢資料,還能在虛擬機上安裝軟體,那麼這些資源必須加以利用。
她打開瀏覽器,在搜索框裡輸入了「伺服器常見後門漏洞」等關鍵詞,還將相關內容翻譯成英文,在英文網站裡再搜了一遍。
看著浩如煙海的搜索結果,梁雪有些無奈。她開始逐條瀏覽,試圖篩選出一條最符合當前伺服器狀況的描述。
終於,她鎖定了一種可能性較大的方法,跟著教程一步步模仿操作。
梁雪是在碰運氣,而比她更加摸不著頭腦、好像在迷宮裡瞎晃悠的學生還有很多。
有的人盲目使用網上找到的工具,挨個嘗試,結果大多無效;
有的人直接打開cmd界面,隨意輸入幾個自己知道的指令,依然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