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頁(2 / 2)

畫面中,那位被請教的吳同學臉上被打了碼,但從聲音中可以聽出,他的語調有些尖細。

張浩偉再次哼了一聲:「娘娘腔……」

然而,接下來的幾分鐘,卻讓他對自己的輕視感到羞愧。

吳震寰看著題目,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題思路來講解。第一種是嚴格按照課本上的公式推導,比如GMm/r^2。

看到這一公式,張浩偉瞬間想起自己高三時為了死記硬背這些內容,付出了多少痛苦與汗水。

視頻中,潘夢影的表情似乎依然帶著些許疑惑,顯然背誦公式對她來說並不容易。

吳震寰清了清嗓子,又換了種講解的方法。

「被蘋果砸了腦袋,牛頓開始猜想所有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會相互吸引——質量越大,引力越強;距離越遠,引力越弱。」吳震寰從這個著名的故事切入,娓娓道來。

先講萬有引力理論的起源,從最初的猜想到公式的雛形,再到如何證明萬有引力與兩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他甚至詳細講解了卡文迪許如何設計實驗測出引力常數的過程。

「卡文迪許用了一個像扁擔一樣的輕巧橫杆,兩端掛著兩個小球。橫杆的中央由細絲懸掛,可以自由旋轉。他還在小球旁邊放了兩個更大的鉛球,大球靠近小球時,小球會受到引力,導致橫杆輕微旋轉。與此同時,懸掛橫杆的細絲也會產生扭轉力,對抗這種引力。當兩種力平衡時,橫杆就會停下不動——你知道的,這叫受力平衡——通過測量細絲的扭轉角度,卡文迪許間接計算出了引力的大小……」(*)

張浩偉聽到這裡,忍不住有些驚訝。他還記得,高中時,老師的要求從來都是把引力常數 G 的數值背下來,至於「這個常數是誰測出來的、怎麼測出來的」,根本沒人關心,也沒有人講過。

畢竟,在傳統應試教育的觀念里,考試用公式解題才是最終目的。

吳震寰繼續滔滔不絕,甚至講到實驗中的技術難點,比如當物體很小時引力太弱,需要橫杆和細絲極為敏感,才能捕捉到微弱的變化;還介紹了卡文迪許當時是如何排除向空氣流動等干擾因素的——深入淺出,有趣有味。

張浩偉聽著,竟有種上了一節科學史的錯覺,心裡不禁嘀咕:「這男生題是會做,但估計也就是個愛看閒書的吧。否則高三那麼忙,他怎麼能知道這麼多冷門知識?」

雖然依舊有些酸意,但他不得不承認,吳同學的講解讓人開了眼界。

畫面切回潘夢影的懟臉自拍:「聽了吳同學像講故事一樣的解釋,突然覺得背公式沒那麼難了。」

回到座位,她又補充了一句:「小吳就是這樣,如果一種方法講不通,他會換另一種思路來解釋,直到你聽明白為止。沒辦法,這可是高二就拿了全國物理競賽一等獎的大神,含金量不是一般高啊!」

最新小说: 《与姐婿(重生1v1)》 《就要恋爱H》 《娇养小王妃》 《山寨里来了小厨神》 《新番路人甲为了救济死去活来》 [紅樓同人] 當紅樓女兒進入其他名著世界 《我和保镖的二三事》 (快穿)欲之咒 [综]夜会(NPH) 【短篇黑化小故事】煮酒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