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謝老師的「邀請」,吳震寰自然也沒辦法輕易拒絕。
社團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可社團課和競賽課的時間衝突,吳震寰開始猶豫,究竟要不要放棄熱愛的天文學社呢?
又是高老師給他指點了迷津:「你現在時間還算充裕,不需要非得把社團課的時間全用來幫謝老師指導物理競賽吧?社團課時間,可以拿來玩你的天文社——反正真正想在競賽中取得突破的學弟學妹,肯定也不會只靠每周一次的社團競賽課就滿足了。」
他接著建議道,謝老師完全可以照常利用社團課時間進行講解,而課下再抽出一兩節課時間,專門讓吳震寰給那些特別用功的學生做深入輔導。
「再說了,人家謝老師可是老牌競賽教練,萬一你在競賽課上講的太好,搶了人家風頭怎麼辦?」高老師半開玩笑地化解了吳震寰的疑慮。
吳震寰聽了,笑著拍了拍腦袋:唉,別人都說我聰明,可這種變通思維方面怎麼就不行呢?
當然,吳震寰沒有忘記10班的兄弟姐妹們。
從小到大,他因為聲音纖細、個子不高,經常被人戲謔地取外號,類似「娘娘腔」之類的稱呼更是屢見不鮮。
雖然他性格豁達,且早已學會自我排解,這些稱呼對他早就無法造成真正的傷害,但他心裡還是反感的。
起初10班也有像舒惠靜和錢增增這樣喜歡起鬨的同學,愛叫他「吳姐」。雖然表面上他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但要說完全不受影響,那也不全對。
不過,高三時的一件事改變了這一切。
有一次,他偶然幫助舒惠靜解決了一道棘手的物理題,舒惠靜隨後主動找他談心。
期間,舒惠靜不僅對自己高一高二時不夠成熟的表現向吳震寰道了歉,還提到高老師當時是如何勸他的。
聽著他的話,吳震寰也感到目瞪口呆。他自我勸慰的方式,無非是「欺負自己的人,看自己反抗越凶,就會欺負的越來勁」,如果不理他們,他們就會覺得無聊。
而高老師卻角度新奇,直接是從性別平等的角度批駁了舒惠靜嘲笑吳震寰的「理論基礎」。
「你覺得你是個男生就很了不起嗎?吳震寰聲音高,聲音像女生又怎麼了?難道你看不起女生?來呀,你敢在趙華楓面前說這些話嗎?」
至此之後,沒有了舒惠靜這樣自以為在開玩笑、實際上可能傷害到人的同學帶頭起鬨,10班的其他同學也漸漸收起了不合時宜的玩笑,班裡的氣氛更加融洽,再也沒人敢輕易拿吳震寰開玩笑。
獲得保送資格的吳震寰雖然不用參加高考,但他依然每天按時來學校,只是時間安排更為自由。
偶爾,他會挑幾節自己感興趣的課,比如語文課上分析文言文——這是物理之外,他少數喜歡的課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