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二皇子,倒真不如賭一把,選六皇子站隊了。
凌湙見武大帥沉思的模樣,知他心中疑惑,奈何他心裡也揣著小九九,只現在並不能明說,說了,武大帥表面上不會有什麼表示,但內心裡肯定會覺得他有不臣之心,然實際上,他只是想引虎狼相鬥罷了。
六皇子是個非常會審時度勢之人,這從他挑的兩部官員下手,而非直接與另兩位皇子對上,就能看出,他很懂避鋒。
這樣的人,如扶他入了東宮,他會用盡一切手段去守護住這個位置,哪怕要矮下身段,暫時屈從於那些朝臣,他都會暫且委屈自己,忍辱負重,虛以應對那些人。
那些老大人想要個聽話的,他就會在一定時期做個聽話的,皇帝需要個存在感不強的,他就會讓自己成為個隱形人。
這種人太難搞了,他要不主動犯錯,凌湙都擔心那些老大人使不出手段,將他從東宮位上拉下來。
二皇子就很好,沒入東宮呢就一頭小辮子,等入了東宮,不止朝上熱鬧,朝下肯定更熱鬧,渾水一攪起來,誰還會記得邊城裡還有個他?
一個東宮之位,且夠他們折騰好幾年,等閔仁遺孤長到差不多的年紀,必然會再有一波東宮之爭,他就指著這中間的時間差發展壯大了。
如此,六皇子就只能自己蟄伏了,他若夠聰明,借著勢弱退出爭鬥,說不定最後能撿個漏。
商議定了武景同進京後的行事策略,凌湙才將問起范林譯的情況,「他幾天往豹子溝去一趟?是怎麼提到怡華郡主和親之事上的?」
武大帥搖頭,一副對此人非常無語的模樣,「自被涼王大將郃石恐嚇了一頓後,他便借病養在了官棧里,據我派去的人打聽,怡華郡主本是他拉來應付郃石時舉的例子,沒料卻引了人家順杆爬,指名道姓的要她去和親,他自己也嚇的不輕,這事要成了,天下人可能不敢指著……那位罵,卻一定會將他罵的官聲不保,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