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同學知道後也很支持父親的決定,然而如今直接在現場清倉效果也不太好,小說等等雜書也就罷了,教輔資料是真的除了剛開學的那陣外都很難賣動。
之前姜宛在群里說過自己現在在家考公順便幫鄉親們帶帶貨,效果還算不錯,於是那同學便找到了她。
想到從前自己放假的時候老是喜歡去那家書店站著看書,老闆人也很是不錯,從來不會趕他們走,姜宛想了想還是答應了下來。
只是她心中還是有些打鼓,真的會有人在網上買教輔資料嗎?
不過既然答應了,姜宛也不再糾結,第二天她便出發來到了從前學校門口的書店。
書店的規模不算大也不算小,總共三家鋪面打通連成了一家中等規模的書店。
她從前讀的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因此這家書店也大多賣的是小學和初中的教輔書和課外書。
當然學生們愛看的小說漫畫也必不可少,不過大概是考慮到家長們不喜歡看到那些書,因此這類書都放的很是隱蔽,放在角落的書架上。
書店的布局也跟從前有了不小的變化,姜宛記得從前書店滿滿當當擺滿了整間屋子,但是大概是光賣書的生意不怎麼好做,於是老闆特意隔出了一個小空間擺上了桌椅,同時還賣賣咖啡奶茶。
姜宛見了嘴角一抽,果然現在的書店賣的都不是書,而是咖啡和辦公自習空間了。
現在是工作日,更是上學時間,書店裡竟是沒有一個客人!
不過這倒是方便了她直播,跟老闆確定完書店的庫存後,姜宛便決定開始直播。
她打開手機,按下開始,然後駕輕就熟地對著鏡頭打招呼。
「大家好,相信大家已經發現了我現在不在家,是的,我又出門,大家可以看我的身後是一個書店!書架上全都是書哦!」
「聰明的大家想必都已經猜了出來,我今天要賣的就是書了。」
說著姜宛調轉鏡頭開始拍攝整個書店的環境。
而諸朝時空的天幕上也都在瞬間亮起來,出現了一排又一排的書架,書架上滿滿當當的書籍。
當然這些書籍與古人們慣常見到的書籍並不相同,封面花花綠綠的,然而這並不妨礙他們認出來這就是書。
相較於並不怎麼缺少書籍的帝王們,此時全天下的讀書人明顯更加激動,幾乎都炸了起來。
第36章
九年義務制教育(新增一……
在中國古代, 書籍從來都不是什麼便宜物。
發明紙張之前的秦漢,書籍大多由竹簡和木牘製作,相較於絲綢等等它的成本低, 但一冊竹簡根本寫不了多少字, 竹簡還並不輕,於是導致書籍的運輸和存儲成本極高, 一本書甚至可能需要五輛馬車拉運。
寫在絹帛上的文字更是奢侈品, 再加上百姓們幾乎都不識字, 因此大多數百姓甚至都沒有書籍這個概念。
與此同時,知識和學問也是貴族們壟斷的, 甚至是很多家族的不外傳之秘, 甚至是各諸侯國的王或者皇帝都不得不對他們禮讓三分。
孔子之所以偉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提倡「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階級對知識的壟斷, 使得任何人任何身份都有可能接受教育。
西漢之時, 人們逐漸探索出了造紙之法, 只是那時的紙張十分粗糙且使用不便,直到東漢蔡倫之時, 他奉鄧綏之名改良紙張, 終於平滑光整、適宜書寫且原料簡單便宜的「蔡侯紙」。
而後紙張才被用作成為紀錄文字,製作成書籍, 而後經過時代發展, 造紙技術進一步發展, 紙質書籍得到普及,三國時期便已經大規模應用,兩晉南北朝時期紙質書籍便已基本上取代竹簡。
然而書籍卻依舊昂貴,首先東漢逐漸形成的世家門閥壟斷了知識, 雖然沒有封閉到秦漢時知識只在家族內部流通,但是那也只是在師徒之間傳遞。
其次那時候印刷術還沒有發明,書籍需要大量的人力手抄。
到了隋唐,由於科舉的發明,讀書的人大大增多,寄希望於考去功名步入。此時由於印刷術的發明,書籍的價格有所下降,不再是貴族專屬,但是部分手抄本依舊貴得出奇,甚至有的書一卷高達一千文,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全年的收入。
到了兩宋之時,隨著印刷術的進一步發展,書籍的價格再一步下降,特別是活字印刷的出現使得印刷書本的成本大大降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