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後,漢武帝特設大司馬的官職,封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為大司馬,還規定了驃騎將軍的俸祿與大司馬等同。朝野上都在猜測劉徹忌憚衛青權勢過大,要抬舉霍去病打壓衛青。」
「一時間衛青的老友和門客都離開了他,轉投霍去病門下,這些人反而得到了官爵。」
說著,姜宛還嘆了口氣,「唉,這真是自古君心難測啊!」
劉徹的被姜宛這段話打擊得臉再次黑了,他想要讓姜宛證明自己的清白,說他對衛青真的只是君王對大臣的倚重,但他想聽到的可不是自己作為君王如何防備打壓「權臣」衛青。
這一次劉徹是徹底忍不了了,當即怒斥,「這天幕真是一派胡言!朕怎麼可能心胸這般狹窄!」
說著他轉過頭望向衛青,「愛卿,朕與你也是相處了十多年的情誼了,朕的為人你很清楚,雖然大大小小的毛病不少,但絕不是胡亂打壓有功之臣的人。」
「更何況朕真要打壓你,又怎麼可能抬舉你的外甥。看你跟去病的關係,朕這難道不是多此一舉?」
衛青這一次倒是沒多猶豫,直接回道,「陛下放心,臣不會將天幕所言當真的,臣了解陛下。更何況哪怕陛下真這般做,肯定也有自己的道理!」
而就在這時,姜宛也是話鋒一轉。
「但實際上是這樣嗎?小說很快將故事線迴轉到了衛青剛班師回朝之時。」
「經過幾年的糾結,劉徹終於弄清了他對衛青的感情,劉徹作為帝王能委屈自己一時,但也不可能委屈自己一世。於是在班師回朝的慶功宴上,他借著酒勁,帶著衛青上了城樓,俯瞰整座長安城。」
「劉徹手指向長安城,興奮地對著衛青道,『愛卿,朕打算設置大司馬一職,掌管大漢的軍國大事,從此你的地位只在朕一人之下,朕將與你共享這萬里河山!』」
「衛青不是傻子,這些年的相處,他也能感受到劉徹對自己的別樣的感情,然而劉徹不說他就裝作不知道。然而如今看著劉徹的模樣,他如果不阻止他們恐怕就真的要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了。」
「他自* 小雖然已經養成了逆來順受的性子,但對於原則上的事卻不肯退步一分。就比如這以色侍人的事,他可不想以後進佞幸傳。」
「衛青當即俯身跪拜,對著劉徹言辭懇切道,『陛下,臣已經受了足夠多的賞賜,豈能再接受這樣大的權力?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劉徹很聰明,一聽便知道衛青是何意,他竟然直接拒絕了自己!沒有絲毫猶豫!他捧著一腔真心到他跟前,衛青竟然那般輕易地就拒絕了自己,難道他對自己一點心都沒有?劉徹到底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傲氣、自尊甚至比別的帝王還要多。」
「他冷笑一聲,『衛青,你真以為朕非你不可嗎?』說完,他便揚長而去。」
「而後劉徹便開始了之前提到的操作,然而在看到衛青受到別人冷落之時卻是又開始生氣心疼,甚至還為他不值。這群人果真是趨炎附勢,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只有他能發現當時還是騎奴的衛青不是池中物。他想只要衛青願意向自己低頭,他就會給衛青更多的珍寶,更大的權力,讓那群趨炎附勢的狗東西看一看。」
「然而,衛青卻始終沒有來找他,每日上完朝便自顧自地離開,仿佛周遭發生的一切都與他毫不相干。劉徹見了心中氣急,並不想自己就這麼低頭,只是他知道如果繼續等下去,衛青這個倔驢是不可能低頭的,那麼他和衛青可能就真的這般離心了。」
「於是最終他還是一同封了霍去病和衛青為大司馬,只是他心中依舊彆扭,才會又特意規定驃騎將軍的俸祿與大將軍完全一樣。」
「對此無辜躺槍的霍去病很是不解,他一向敬重舅舅衛青,實在是想不通陛下為什麼要這麼做。他的門客告訴他,武帝大概是忌憚衛青勢力太大,所以有意打壓他。霍去病一向暴脾氣,哪裡是能夠忍下去的?他直接跑到武帝面前質問他為何要打壓舅舅,明明他從來不結黨營私,供養門客。」
「劉徹被霍去病質問非但不惱,反倒還饒有興致地詢問這些抱怨是不是衛青說給他聽的,得到霍去病否定的答案後,他嘆了一口暗罵自己的天真。隨後他擺手讓霍去病回去,並且直言,小孩子不要管大人的事。」
「霍去病還想再爭辯兩句,但是見到姨夫有些落寞的神色他還是閉了嘴,他知道劉徹不是忌憚舅舅而打壓他,他們兩之間應該是發生了他不知道的事,而且這事他根本管不了。」
「劉徹和衛青便一直這般冷戰了下去,兩人就仿佛成了純粹的君王和大臣,直到兩年後霍去病的突然間離世!」
這句話頓時讓天幕下的劉徹和衛青都歇了別的心思,滿腦子只剩下霍去病怎麼可能兩年後就去世,他那時候才24歲啊!
哪怕如今的霍去病還沒有展現出如天幕所說的那般才能,但是劉徹依舊心痛不已,他的少年戰神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去世?
劉徹當即喊出聲,「究竟是誰下得黑手,朕不信一個身強體壯的將軍會二十歲出頭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