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龍大大:主播能否詳細說說華夏前幾年為何落後西方,又是怎麼超越那西方的?】
【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請問這汽車很重要嗎?為何國家要補貼汽車?】
【開局一個碗:這不應該要麼是國家自己造,要麼放手讓民間去發展?為什麼是國家給民間補貼呢?】
……
姜宛看著這些問題,不得不承認這直播間的網友雖然時不時的缺乏常識,但是卻很是敏銳,時不時就能發現問題的關鍵點。
這幾個問題可謂是問到了姜宛的心坎上,她雖然是一個旁觀者,但對於華夏的汽車發展還是十分感慨的。
她想了想道,「要弄明白國家為什麼一定要發展汽車行業就要明白汽車工業的重要性。」
「大家可以看到大街上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車輛,考慮到地球上如今的人口,可以說汽車的需求量極大。而且汽車是每個人生命中僅次於房子的大件,價格遠高於其他的電子產品,所以可想而知,整個汽車行業每年都創造著巨大的產值。」
「據統計,全年汽車工業總產值超過了3萬億,占全球生產總值的4%。」
「除此之外汽車行業還能為人們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一個汽車工作崗位又能帶動七個相關產業。我國如今跟汽車相關的產業就業人數超過了5000萬。」
「同時汽車工業需要相對高精尖的技術,發展好汽車工業有助於提高整個國家的工業水平以及研發創新能力,而溢出的技術還能帶動別的行業。」
「所以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什麼國家一定要發展汽車工業,想盡辦法在全球市場分一杯羹。然而由於歐美日的燃油車技術比中國早發展百年,同時對中國技術封鎖,特別是內燃機技術更是機密。」
「當然國家知道汽車工業的重要性剛建國之時就將生產汽車寫入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中。1953年,一汽建立,經過工人們的艱苦奮鬥,三年後,生產線上終於生產出了我國的第一批12輛貨車。在之後的日子裡,我國自然也生產出了不少汽車。但怎麼說呢,雖然也能用,但質量遠不如西方國家的汽車,效率也不高,滿足不了整個國家的需求。」
「改革開放後,我國開始大力引進西方汽車公司,用市場換技術成立了一批合資公司。」
「但還是那句話,西方車企是不可能願意真將核心技術轉讓給我國的,於是很長時間我國的工廠只能做一做最後的組裝工作,核心技術嚴重依賴外方,自主品牌也是發展得極其緩慢。」
「2000年後,我國加入了世貿組織,然後倒也發展出了一批民族品牌汽車,但它們只能生產低端車型,也普片被民眾不看好,可以說稍微有點錢的中產都是絕對不會選擇國產車的。」
「而且也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燃油車的技術上,我國的技術的確不如西方的傳統車廠。當時甚至普遍認為我國可能幾十年都追不上西方的汽車技術。」
「然而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種情況在幾年後就改變了,因為我國的汽車行業另闢蹊徑,燃油車我卷不過你,那我就直接發展電車嘛。」
第92章
彎道超車
天幕下帝王們很是敏銳地捕捉到了兩個詞「燃油車」、「電車」。
經過這段時間的天幕直播, 他們早已經不像當初那般對後世的技術一無所知,已經大致知道「油」和「電」分別指的是什麼。
油就是那石油,之前姜宛已經介紹過。
電就是後世發明的另一種物質, 跟閃電同源, 但卻是人類自己自己製造出來可以控制的,幾乎運用在後世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是他們有些不解, 只是從燃油變成了電提供汽車動力, 怎麼就會有這麼大的改變?這不只是改變了汽車的能源嗎?
而這時姜宛仿佛是知道了他們的想法一般, 再度開了口。
「大家可能不清楚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差別有多大,這麼說吧, 燃油車的核心部件是內燃機、變速箱、油箱、排氣系統, 它的動力來源是由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再轉化為機械能。而電車的核心部件則是電動機、電池包、電控系統,直接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如此一來,核心部件大變, 自然什麼都不一樣了。」
「大家知道西方比華夏早了接近百年發展燃油車技術, 再加上技術封鎖, 且有很大一部分人有著造不如買的想法,所以一直技術不如人。但是電動車可就不一樣啊, 這一次我們可是跟全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線。」
「而且因為我們的燃油車產業不算發達, 所以並沒有太強勢的燃油車企做阻礙,車企大力研究電車的動力比國外很多傳統燃油車大廠充足。」
「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我們國家的高瞻遠矚, 在2009年將新能源汽車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又通過雙積分政策強制車企生產新能源車, 倒逼傳統車企轉型。除了大棒之外胡蘿蔔也是不能缺少的,在過去十多年期間累計投入超2000億元補貼,降低消費者購車成本,還大力完善基礎設施, 主導建設了全球最大充電網絡。」=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