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作者真不是古時候回來的人嗎,就跟她小說中自己寫的一樣,這不會是她自傳吧。」
一個戴著老花鏡的老太太中氣十足的說道。
「那要是在古代,咱老祖宗能不認識嗎,而且還一點消息也沒有,就這文采和腦洞,能不留下痕跡傳到現在啊。」
「這幾段內容有沒有可能是我們還沒發現的什麼文獻資料,然後是人家祖傳的……」
「要真是她憑空想出來的,咱們這麼多年在研究什麼?」
場面一度很安靜,甚至有絲絲尷尬。
「別說,這小孩寫得還怪好看的,這份我帶回寺廟看行不。」
一個和尚笑嘻嘻的將紙張塞進自己的帆布袋裡,「這裡看不是很有氛圍感,在佛祖面前看比較有正能量。」
隨後又扭頭跟邊上的人道:「話說這小說怎麼看後續啊,我上哪列印後續啊,咱山上的寺廟沒通網啊,要不我去店裡買個手機?」
「改明兒我就去佛祖功德箱抓點香火錢買個手機,跟佛祖一塊追更。」
「……」
夏老頭忍不住道:「能別貧嘴嗎,我們在這聊正經事呢,你一和尚……」
和尚道:「我和尚怎麼了,和尚不配看小說追更嗎,你知道我在寺廟過得是什麼樣的日子嗎,佛經我倒著都能唱成歌了,好不容易來個我感興趣的小說,還不讓我看了?」
「你隱居不也天天下山吃燒烤嗎,我在山上寺廟拿望遠鏡能看到你哦,要是我能架大炮,第一個轟了你的燒烤攤,見不得你比我過得爽快。」
夏老頭:「……」
其他人清了清嗓子,扯開話題道:「老段啊,你那幫小孩本事最大,也沒查到作者誰嗎。」
段老爺子也納悶,雖然私下查人不厚道,但後台給作者私信,評論區打招呼被看到都是要靠運氣的。
這作者的讀者眾多,後台私信被回復也是非常小的概率。
只能是寄希望於能找到人,上門去再道歉。
玄學文化本來留存於世的信息就少,段老爺子昨晚又收到了老祖宗的託夢,不僅知道這作者寫得都是真貨,還被告知裡頭很多內容文化價值很高,是她在世都未曾領悟的。
讓他務必要找到作者本人,最好是能當面做個交流,然後等她下次找他再把交談內容詳細轉告她。
還千叮嚀萬囑咐讓他留住作者。
但他現在連作者人都找不到。
段老爺子的子孫齊上陣,也是查不到人,都覺得見鬼了,一般來說,普通人他們肯定是有法子找到人的。
找不到,那只能說明這作者不一般。
段老爺子雖然有些意外,但仔細一想也是意料之中的,畢竟這作者能寫出這本小說,能寫出讓老祖宗三番兩次找上門求人的,能是普通人嗎。
既然找不到人,那聯繫人的途徑除了作品評論區和作者私信後台之外,沒別的地方了。
「來來來,都學著上上網,給作者多發發評論和私信,誰被回復了就吱一聲。」
當天晚上,黎溫書的評論區突然湧現一群不太一樣的評論。
【作者你好,方便看一下私信嗎,請問小說中玄學內容是從何而來,我們是玄學研究方向的專業人士,想向您請教一下。】
【不好意思打擾一下作者,請問這小說中的玄學知識您是從哪裡了解來的,我們是玄學文化研究小組,經過國家認可的,方便看一下私信,跟我們聊聊文中出現的玄學知識嗎。】
【作者好,小說帶去寺廟看行嗎,應該沒有這方面禁忌吧。】
【作者,第十章第五段內容,是XX年出土的文獻內容,但是該文獻大半部分被燒毀了,至今被放在XX博物館保護著,你上哪知道的被燒毀內容。】
【……】
如果就幾條可能會被淹沒,但接連好幾條,還一副作者看不到就一直發下去的架勢。
一下就被成天在評論區混日子的讀者瞅中了。
這些評論說話方式跟大部分讀者都不太一樣,看著有種文縐縐的感覺,而且看上去年紀應該挺大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