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好幾個府城是一個老大的吵的又不同。
比如裴文星的治下,南淮那邊城多吵的更厲害。
這個說:「憑什麼鐵路先給他們修?」
那個講:「憑什麼雲州城來的好東西先送去他們那裡?」
留下的屬下已經聽了無數個憑什麼了。
裴文星沒回來,但是新一期的報紙到了,所以裴文星談成了什麼大家都知道,已經開始不滿分配了。
因為報紙的盛行,很多百姓也終於知道了人家過得是什麼日子,這個貧富差距一下子就出來了。
尤其現在還是高速發展期,有的地方百姓在坐火車,有的地方還連個驢車都坐的費勁,這讓百姓怎麼接受?
各地的地方官或者是老大都在同一個時期迎來了自家百姓的不滿,只要人活著就要被比較!
好些來參加四方大會不怎麼上心的這個時候也收到了地方親信的來信,這下不積極也得積極了。
不過這會兒著急就有點晚了,畢竟技術人員就那些,總有個先來後到,且排隊去吧。
聞人笑這幾日跟漁老大商量開發海洋跟海洋周邊國家倆人暢享未來都很快樂,不過道路不通這件事攔住了倆人前進的腳步。
於是聞人笑正好趁著人都在又提議全國大修路,最好一次修個四通八達才好。
結果大家紛紛表示沒錢,步子邁的太大了,這電燈跟鐵路還沒弄清楚呢,再說了都是路直接先修鐵路吧,別的路再說,以為誰都日進斗金啊!
聞人笑被打擊的不輕,可沒錢也是真的。
於是又拿出地圖看,想著怎麼辦,看完地圖又去問研究瀝青路的那些人進展如何,她要修就修好的。
問完立刻打消了念頭,白日做夢呢她。
瀝青是從石油里弄出來的,而石油深埋地下極其難開採,她沒設備開採,也沒那個技術人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採成功。
算了,先修水泥路得了,步子是不好邁太大,她也沒法。
可是水泥對於這個時候也是很奢侈的,官道一般用的都是土路,土路也不是說修就能修起來。
聞人笑很是煩惱,沒有路出行就不方便,東西怎麼互信運送?
她還準備弄幾輛車用來運送各種物資的,這沒路車怎麼開?
最後想一想確實鋪鐵軌更合適,火車一趟什麼都拉過去了,就是鐵路更難修,好在鐵路各地倒是願意出錢。
不過正常的路還是需要的,因為聞人笑要人員物資都流通起來,鐵路才通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