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不服氣:「你就是故意不認,我要去報官,看到時候還有人找你演戲沒有。」
楊梅冷哼:「儘管去,你們女兒也是被賣的,雖說如今不許買賣人了,但是以前買賣了的也算數,你們都賣了人了到了官府也是你們無理,且如今做官都不看什麼孝道只看考試成績了,我這樣的更不受影響。」
那對夫妻沒有辦法就開始耍賴,曾經唱武生的立刻掏出拳頭他們也就不敢了,於是灰溜溜的出去,出去還跟人說女兒不認爹娘,哭哭啼啼的不成體統。
他們走了就有那跟楊梅不對付的道:「莫不是你真不想認?」
楊梅還沒怎麼樣,別的就罵道:「快住嘴,你若急著想找個爹娘我也幫你找一對來如何?」
於是那人委委屈屈閉嘴,她也不過想氣一氣楊梅,不然也不會等人走了才開口,怎麼都這麼大氣。
楊梅看著那傻子,眾人能不氣嗎?誰也不想開這個頭,這樣的家裡人誰愛要?叫這對夫妻成了以後都有樣學樣找來是要噁心誰?
這件事過去後楊梅更努力的演戲了,她喜歡現在的生活,以前上台不過是迫於生計,如今才是喜愛。
楊梅演的戲最後都放到了國外,如今周邊國家對於中原那是又愛又恨,愛的是這裡什麼都好,一日一個變化,恨的是自己國家岌岌可危,生怕人家打過來自己國就沒了。
所以一邊快樂的追隨,一邊痛苦的反思,不過上面的人擋不住底層百姓追捧,電影畫報貼的到處都是,楊梅現在就是去別的國家也是被人追捧的。
聞人笑看著短短半年電影票房跟各種周邊的入帳樂的不行,總算回流了些錢,她都不知道為什麼財政能窮成這鬼樣子,明明是周邊最強的國家。
談星河搖頭道:「因為沒人比你更能花,也就你賺錢也快,不然早就被臣子們罵昏君了,十個皇帝都沒你一個花的多。」
聞人笑是建設了這裡又覺得那裡不行,她總是跟現代對標,又覺得自己若是有系統都把這裡弄不好就是自己無能,為了自己穿越人的面子搞起基建那叫一個花錢如流水。
短時間內火車都多通了好幾條,每天盯著輿圖上的各種路線總是能再花一些錢出去。
中原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就跟坐火箭一樣飛快,有些人出海一趟回來自家門口都有變化。
因為文娛產業賺錢聞人笑就投入的更多了,不光是大力扶持電影行業,就是小說話本也瘋狂的投ῳ*Ɩ錢進去開辦各種活動,無形中識字的人又變多了,因為不識字在這年頭實在太不方便了。
有需求大家才會積極,以前求著人讀書,如今就是街邊賣菜的大爺都能自主學了,畢竟大爺愛看八卦報紙,他既然能買得起報紙自然就想看得懂。
比如今日大爺看到的新聞就是石油開發成功,這玩意大爺沒興趣於是很快跳到下一條,旁邊的新聞是誰誰家的逆子敗家了多少多少銀子,這個大爺就很有興趣了。
用自己認識為數不多的幾個字磕磕絆絆的把這條看完立刻對著旁邊人道:「於家你知道吧?就是那個開金樓的於家?」
旁邊賣包子的立刻停下手裡的活兒扭頭問:「於家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