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演明星本來以為會很尷尬的,但現在就算有人說沈木棲是世界巨星,我也是相信的。」
「是啊,氛圍塑造的太好了,那種世紀美人的感覺,我真的神魂顛倒。」
「之前幽蘭仙子的神性和鄭月的極致溫柔就足夠硬控我了,但應憐真的,魅力隔著屏幕都能殺我!」
「太妖孽了,說句娛樂圈沒代餐沒問題吧?」
「說好的討論劇情呢?你們和博主一樣歪樓了喂!」
「沒辦法,誰讓沈木棲殺瘋了。」
「博主雖然歪樓,但有句話我還是認同的,就是電影鏡頭對受害者很溫柔,施暴鏡頭往往都帶著審視批判意味地對著施暴者,實在避不開的地方,也會採用遠景和隱喻來展現受害者受到的傷害,即使隔著鏡頭,我們也能直觀意識到施暴者的可惡,和受害者的可憐,鏡頭語言想要傳遞給我們的東西表達的淋漓盡致,這裡不得不感慨衛導的細膩,果然是女導演,才會拍出這樣的鏡頭。」
「是啊,一些電影真的惡臭,好好的施暴鏡頭,搞得和拍那啥似的,拍那樣的一幕戲的作用是什麼呢?真的不知道那些導演在做什麼,既不尊重我們觀眾,也不尊重自己的作品。」
「博主現在雖然已經變成了一個沒有理智的粉絲,但基本的素養還是有的,特別是她說的『比起獎項導演更想成全應憐這個角色』這句話我十分贊同,之所以那麼多人把應憐當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都體現在這些細節里。
如果電影呈現的是一個悲情美人,當然也會是一部經典,但應憐其實是個內心很堅韌的人,她不會按照別人給她的劇本走。
有人可能會反駁我,但先別急,我之所以會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我覺得,經歷了那麼多磨難困苦之後依舊選擇不同流合污,這種強大的內核絕對遠超絕大多數人。」
「是啊,我們普通人遇到這些事情可能直接枯萎,反派遇到這種事情可能會選擇黑化,但應憐居然在苦難中浸潤著蛻變了,她不是女主誰是?」
「這就是我們愛的應憐啊,她不是想拉下所有壞人,她是想拉下壞人後能讓更多人能少受壓迫,她換句話說,應憐根本就沒把那些壞人放在心上,何其強大的內心!」
「衛導真的是很愛我們的應憐了,才會在明知獎項偏好的情況下,給她這樣的結局。」
「應憐真的從裡到外都充滿著魅力,難怪把我迷的死去活來!」
「這部電影真的有魔力,我想即使到我七老八十,我也還是會對這部電影印象深刻。」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這個消息,電影慈善會應憐捐了錢,現實里沈木棲也給這家基金會捐了同樣數字的捐款。」
「那麼大一筆數字呢?真的就捐了?沈木棲一共也沒拍多少部戲吧,一下子捐了那麼多錢豈不是貼錢上了?」
「家裡有錢吧,也不看看她那些珠寶,但捐錢這個真的沒話說,這個數字在娛樂圈裡也屬於十分大方的。」
「不是十分大方,是特別特別特別大方。」
「居然還有這麼回事兒?電影裡應憐的捐款被吞了,沈木棲難道就不擔心自己的錢也打了水漂?」
「就是因為電影裡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現實里這家基金會才更加不敢亂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