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順著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興高采烈的說:「那個是我舅舅!」
果然有關係!
蘇容立刻問:「舅舅也對你做過那種事嗎?就是……舅舅也和父親一樣『喜歡』你嗎?」
剛一說出口,蘇容就感受到安全員對自己怒目而視。蘇容心裡頓時就有了答案。
果然,小女孩搖搖頭:「舅舅沒有那麼喜歡我。」
聞言,蘇容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樣看來,舅舅本身也是知道這件事的,並且以此為恥。只是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知道的,又為什麼沒有行動。
話說這個故事裡的「媽媽」這個角色去哪了?連舅舅都出現了,那媽媽呢?
蘇容沒有抬頭,心卻已經飄向了司機。從頭到尾她都沒敢看過司機,下意識的以為祂現在是個男性。
但如果祂是個女的呢?準確點來說,如果祂在怪談中的身份就是小女孩的媽媽呢?
目光落在小女孩的胳膊上,蘇容打了個激靈,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個誤區。
不管是誰虐待的小女孩,不關車上的人都是什麼身份,解決小女孩的問題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小女孩安全了,這個怪談才有結束的可能。那怎麼能讓她徹底安全呢?自然是報警。
她立刻試探道:「倩倩知道警察這個職業嗎?」
此言一出,車速竟然又增加了!
蘇容心裡一緊,果然是不能報警嗎?可是為什麼?
下一秒她就知道了答案。
小女孩第一次露出厭惡的表情:「他們是壞人!他們想抓走爸爸!倩倩最討厭警察了!」
看來這家人是選擇報過警,但是因為小女孩不願意,才只得偃旗息鼓。畢竟如果小女孩不願意指證自己的父親,咬死了不是他做的。法院甚至也不能拿她父親怎麼樣。
只是不知道這個小女孩是單純點被父親欺騙了,還是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是指被害者不但不厭惡加害者,反而還對對方抱有正面情感,例如愛情之類的。例如人質愛上綁匪。
現實中有很多這種例子,當然人質愛上綁匪是比較極端的那種,更常見的是被家暴的妻子袒護依賴自己的丈夫。
話說這么小的孩子有可能有斯德哥爾摩嗎?
不管怎麼說,她已經明白這次問題的關鍵了。解開小女孩的心結,要麼讓小女孩明白父親的做法事錯誤的,要麼就讓小女孩同意報警。
想了想,她揚聲道:「這車開的好快啊,我都沒時間和倩倩你多聊一會兒了。」
果不其然,在她說完這句話之後,車速陡然慢了下來。
鬆了一口氣,蘇容這才問小女孩:「你不是說手上腿上這些,是父親喜歡你的表現嗎?那為什麼剛剛姐姐要看的時候你表現出拒絕的情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