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開始,委託者就告訴過她們的事實。
是啊,一開始。
就是這麼重要的信息,她們在這個過程中,全都忽略了,所以許無雙說,
「所以我們都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你們想啊,一個不把女兒當人,用女兒換取彩禮,覺得讀書無用的父親,會因為妻子被人侵害,選擇手刃仇人替妻子報仇嗎?」
是啊,當她們推理出所有的死者都是男人所為,目的就是為了替妻子復仇的時候,她們沒有否認這個推理。
可這個推理跟男人的人設是矛盾的。
但當時只有這個解釋最合常理。
「最開始,我以為他之所以選擇替妻子復仇,是因為他把妻子當成了他的物件,他憤怒,是因為對方傷害了他的東西,損害了他的私有物,而不是出於愛妻子這一點。」
因此,她也沒有否認這個推測。
「但事實並不是,你們覺得他做了什麼?」
從他是加害者角度出發。
「他漠視了妻子的痛苦,辱罵了妻子?」
跟死者的娘家人一樣,犯了一樣的錯誤。
因為他的漠視,所以妻子才找到了娘家人,希望她們能做她的後盾,結果還是失敗。
「不!」
許無雙否認了。
「所以我剛才說,我們太天真了。」
許無雙說著,又把目光放在了委託者身上。
「那個密碼盒子,你一定是見過了吧?正是因為見過了,所以你知道了所有的真相,才策劃了這一切。」
密碼盒子裡是什麼呢?
「我猜,密碼盒子裡的東西就跟你給我準備的,是一樣的,對嗎?也是一封諒解書,一封加害者向受害者求原諒的諒解書。」
正因為委託者看過,所以她才能製造假的來矇騙她。
人下意識的行為會透露出很多東西。
包括假的東西,都是通過真的來模擬,所以她猜測,真的也是一封諒解書。
而她作假的地方,在於內容。
「所以有什麼問題?」
笑笑不解。
她都告訴她們了,那一封諒解書的內容。
「她作假了啊。」
許無雙長嘆一口氣。
「我說過吧,這是一封加害者給受害者求原諒的書,但是……受害者是誰呢?」
什麼意思?
幾人不解。
受害者不就是受害者,還有誰?
「我們都忘了一個很重要的事,那就是站在當地人的角度來看,站在男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男人的角度?
「那封諒解書的受害者,並不是我們委託人的母親,而是擁有那個女性所有權,支配她一輩子的擁有者,她的丈夫。」
指向了跪在地上的男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