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軍事教育部到底為什麼要制定這樣的考核規則呢?
學生們仍不太理解,而很快燕紹南就給出了答案。
「現今這位最高元帥的上任與威爾克斯特戰役密切相關。」
她頓了頓說,「你們應該都清楚,威爾克斯特戰役是聯邦近百年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場戰役,參戰的聯邦軍幾乎是全軍覆沒,軍部至今都沒有公布這場戰役的詳細傷亡數據。」
學生們沒有想到考核還會牽扯到那場極為慘烈的戰爭,一時之間心情都十分的沉重。
燕紹南道:「因此,軍事教育部所說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其實更準確來講是指提高新兵在戰場上的生存率,綜合考核就是圍繞這一根本目的來進行設計的。
軍校生是軍官預備役,也代表著聯邦的未來,培養軍校生成為合格的軍官或者士兵所需要的時間、資源成本無疑是巨大的。對於聯邦而言,如果這些軍官種子在新兵階段就因為各種意外傷亡的話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燕紹南忍不住想到了喬爾,估計軍部一開始只是想把他放到前線去歷練一番,但沒有想到會出現威爾克斯特戰役這樣的意外,結果本來好好一高級軍官的苗子最後直接毀了。
而在軍中如喬爾這般的悲劇絕非個例。
學生們在聽了燕紹南的解釋以後有些似懂非懂,燕紹南把話題重新拉回到了綜合考核上面。
「哪怕是飛行員或者指揮,也有可能會因為飛行器墜毀、與大部隊失聯等特殊原因落單。綜合考核設置單人考核的模式、種類單一的武器以及數量有限的子彈,就是通過模擬這樣一種極端情形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而之所以考核成績會與畢業掛鉤,正是因為軍部認為,無論哪個兵種,具有一定的自保能力都是上戰場的最低標準,這是軍部為了降低新兵傷亡率而上的一層保險。」
原來軍事教育部設置這項考核的背後居然有著這樣一層緣由,學生們恍然,但是這與如何通關拿高分有什麼關係呢?
就算知道了軍事教育部的「良苦用心」,但他們該通關不了還是通關不了啊。
燕紹南彎了彎唇,「你們應該已經注意到了通關數和得分並非總是匹配的,有些人明明通過的關卡數更多,但是得到的分數卻更少。」
學生們都點頭,他們猜測過考核應該是有一套內部計分標準的,只不過對於具體的標準是什麼,他們還沒有摸索清楚。
「其實計分標準與考核的根本目的直接相關。」
燕紹南直接揭示了謎底。
「學生模擬的是落單被敵人包圍的極端情形,因此解決敵人需要做到快准狠,避免浪費有限的子彈,通關時間、攻擊效率、受傷情況、死亡次數都會影響最終得分。死亡的次數越多,通關這一關所獲得的分數就越少,而通關的時間越快獲得的分數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