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地主看中了這條神奇的石狗,讓老石匠賣給他。
老石匠卻無論如何都捨不得。
地主並不將無權無勢,無依無靠,孑然一身的老石匠看在眼裡,直接派人搶走了石狗。
可誰知,那石狗白日裡剛被搶走,夜裡就跑回了老石匠的草棚外。
地主不死心,再次搶走石狗,用鐵鏈拴在了自家門前的石柱上。
可夜裡,石狗卻咬斷了鐵鏈,回到了老石匠那裡。
地主惱羞成怒,直接將石狗扔到了湖裡。
老石匠多次下水打撈,都沒有找到。
多年以後,那人們清理湖底的時候,找到了那石狗。
老石匠又把它放到草棚外看門,但石狗卻已經失去了靈性。
人們傳說,那石狗落入湖中後淹死了。
老石匠後來將那石狗放在了簸箕山上,現在都立在山道邊呢!
簸箕窪也因此,慢慢在人們口中,變成了石狗湖。
這個故事,是老石匠成鬼後,親自講述的。
他平生有兩大遺憾,一是那隻忠誠的石狗,二是死後也未得一見的老妻。
「金叔,我們接下來去石狗湖看看吧!」
宋玉善看完陰世來信後說。
一則去確認一下,那石狗湖到底是不是曾經的簸箕窪。
二則是去看看那石狗。
宋玉善還挺好奇的。
石狗有靈,能看護家宅。
難不成那老石匠技藝精湛到了能以凡人之身,給石雕點靈了?
第367章 石狗之靈
到了石狗湖,宋玉善就拿著地圖比對了一下。
在地圖上,這裡確實是叫簸箕窪。
不過宋玉善還打算和本地人確認一下,就和金叔降落在了湖邊的雲龍村外。
此處離徐州城不算特別遠,村莊上空經常能看到仙人的遁光。
村中百姓見到宋玉善她們乘雲而來,也不覺驚訝,反而上前行禮:「仙師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宋玉善用真氣托起了他們,未受他們的大禮:「無須多禮,我只是偶然路過,敢問旁邊那大湖,是簸箕窪嗎?」
村中人都一臉懵:「簸箕窪?那是石狗湖啊!」
年紀大些的,倒是對簸箕窪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卻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聽過了。
這時,一個衣衫襤褸、老態龍鐘的婆婆顫顫巍巍的走了過來,有些著急的說:「我知曉!我小時候,石狗湖就是叫簸箕窪的……」
「周老太!你個偷人東西度日的老虔婆,你不在家裡躲著,出來晃幹什麼?」
對宋玉善一團和氣的村中人看到這個周老太立刻惡語相向。
周老太卻沒有反駁村里人的話,只對宋玉善說:「我是這村中年紀最大的人了,只有我知道當初石狗湖的事!仙師可否聽老婦一講?」
宋玉善微微點頭。
就算這位周老太偷了別人的東西,看她現在衣衫襤褸的樣子,還有村中人對她的態度,她應該也已經遭到報應了。
這是周老太和村里人的恩怨,宋玉善不知其中內情,也就不作評論,只打算確認一下她從陰世得到的消息罷了。
宋玉善開了口,村中人自是不好說什麼了。
周老太這才講了起來。
周老太講的,和宋玉善得到的消息差不多,只是多了許多細節。
比如那地主姓甚名誰,家住何處,如今怎麼樣了。
還有那老石匠妻子在世時,兩人如何一對眷侶。
聽完後,宋玉善基本上確認,這事兒應該是真的了,她便問周老太,當初那石狗,現在在何處。
「就在簸箕山,以前的山道邊,只是那邊早些年山洪,沖了道路,早就沒什麼人走了,荒蕪了下來。
不過我知道在哪裡!仙師對石狗感興趣的話,就讓老婆子我,領您去吧!」
周老太深深福了一禮,懇求道。
這周老太,太過主動了,宋玉善估計,她可能是有求於自己。
不過宋玉善並不介意,能幫的,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不能幫的,她也不會心軟:「老人家到我的雲上來吧!」
周老太得了允許,如蒙大赦,不便的腿腳似乎都輕快了些,踩著雲梯,爬上了仙人的雲朵。
周老太指路,宋玉善很快在簸箕山腳下找到了的石狗。
石狗被各種灌木雜草遮蓋的嚴嚴實實,落葉和青苔淹沒了它。
扒開落葉,也看不出原本精雕細琢的樣子了。
宋玉善用清潔術徹底除去了石狗上的灰塵,它才顯露了原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