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的?」夏文君忍不住追問。
家裡已經替大哥相看了好幾年了,但夏家的家世一般,夏文博的能力也一般。世家想找潛力股投資,不會找夏文博這樣的,普通的小娘子,夏文博也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沒定下來。
「不是什麼有名氣的人家。」
「家世什麼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人。」夏文君可不覺得誰家世好,誰就天生高貴了,她嫌棄的說道:「爹你自己也不是看家世的人啊。怎麼對大哥反倒有要求了呢。」
「我也沒挑剔家世啊,可你大哥看中的那個人是個歸家的寡婦……」
如今的說法是寡婦的命格太貴重,男人扛不住才會去世。夏文君隨口就答道:「咱們這小地方,這女子的命格再貴重,大哥也扛得住吧。這有什麼?」
「我話還沒說完。那女子還帶著個孩子。」
「啊~~」夏文君緩了兩秒,才問道:「大哥非要娶啊?他人呢,我問問他去。」
夏雲林冷哼一聲,不滿的說道:「這些天家裡擔心你,你大哥一直在郡城等你消息。現在你平安回來,他估計又跑他同學家中去獻殷勤了。你母親都勸不動,你估計也不行。」
怎麼說也是長子,他寄予厚望的。娶不到世家女子,娶個門當戶對的小娘子,也是不錯的。誰知道夏文博能搞這齣。
操心完兒子,又操心在外的女兒,那碼頭的事,可不就耽擱了嘛。
既然夏文君閒不下來,夏雲林順手就把這事兒交給她來幹了,還理直氣壯得很。
有個搶著干實事的女兒,他就活該享福。夏文君手上雜事不多的時候,連縣衙的公務都是夏文君幫著處理的,更別說修碼頭這個小事。
不止是夏雲林這麼認為的,縣裡的人知道夏文君回來,就猜到這碼頭怎麼說也該修了。因為真正管事兒的回來了。
「六娘子,這碼頭是不是快動工了?我家在路邊買了塊地,本來都想打地基了,瞧見碼頭那裡沒動靜,就沒敢打。」上河村的村民,在夏文君去農莊巡視的時候,就開始忍不住打聽情報。
夏文君給了大家一個準信,「是。過兩天就動工。有個碼頭,不論是行商賣貨,還是打零工,都要方便得多。」
如今仙河縣生意做得最大的,就是夏文君,她家不僅紙出名,生絲、絹布、紅糖、豬毛、豬皮也打出了名氣,來採購的商人很多,修建碼頭,也是方便了夏文君。
當初計劃要修建碼頭的時候,縣衙早早的就把風聲放出去了,還提高了縣城到碼頭道路兩旁的地價,光是賣地,縣衙就已經把修建碼頭的成本,提前賺了回來。
只是夏雲林的惰性太強,有家裡的事拖著,就一直沒開工。夏文君一回來,一點都不帶拖延的,看好了日子就直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