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科舉考試,沒有形成規範,朝廷缺人才了,或是皇帝想起了,就考一場,所以試題也沒什麼標準,考的基本都是時政,能在這種考試里出頭的,不僅基礎知識紮實,腦子還靈活。
這位楊高朗是幾個寒門子弟里排在最前面的,實力自然不用說,夏文君第一個就是來找的他。
「別懷疑了。任命文書上這麼大個官印在呢。你要是願意的話,就跟我們一起去賭一把。」
賭什麼自然不用明說。沒有意外,夏雲林做不成郡守,這位楊高朗也做不了官。但現在意外不就來了嘛,他們趁亂把坑先占了,朝廷要是騰不出人手來,占著的那個坑,自然就成他們的了。
「我只是沒料到,六娘子會提拔我。」楊高朗躬身向夏文君行了一禮,真誠的道謝,「多謝。」
他家資不豐,京都房租太貴,他住不起。再加上去了京都,見到過更多有才華的寒門子弟,哪怕寒門子弟有三成的錄取率,他也覺得自己希望不大,考完就直接回家了。
早日離開京都,他算是逃過了一劫。但聽說京都的考生,一個人都沒被錄取派官不說,還死傷來幾百人,楊明朗就知道,他此生怕是無望官途了。
仕途沒了希望,他也不扭捏,老老實實的開了個私塾,教村中的孩童識字,閒下來,還會去地里耕種,減輕家中的負擔。
在他做好了就這麼平淡過一生的心理準備時,餡餅反倒砸到了他的頭上,讓他覺得有些受寵若驚。
「不用謝我,收拾東西明日就去衙門報導吧。如今多事之秋,光是理清楚郡中如今的土地和人口事宜,就得費一番功夫。」
沒多說廢話,夏文君就趕緊去下一站了。
她要找的一共九個人,好消息是九個人都還活著。畢竟寒門子弟,沒有太多魚肉百姓的資本,又惦記著仕途,會經營鄉望,是紅巾軍眼裡的老實人,都沒被宰。
壞消息是,九個人里有一個遠走他鄉,失蹤了,說是去外地遊學了,再往深了查,就發現,這個人是跟著霍長安跑了。
見夏文君不介意這事兒,沒有針對那人留下的親戚,楊高朗還輕鬆的和夏文君分享道:「霍長安也找過我,還威逼利誘,不過被我嚴詞拒絕了!」
「嚴詞拒絕?」夏文君懷疑的打量他一眼,「你應該也沒有很嚴詞吧。」
「主要是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楊高朗尷尬一笑。家中要是沒有親人,他估計也得跟著跑。
如今的寒門子弟,經歷過那場滿懷期待,又期待落空的科舉考試,對朝廷和皇帝的怨氣,那叫一個深。
楊高朗覺得,若是自己的家人也不在了,他可能也會跟霍長安一樣,粉身碎骨,也要給那群高高在上的人一點教訓。